【方思行書評】 《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


2017.08.18
bookreview-press-freedom.jpg 區家麟 著 《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 (網上截圖)

與大家闊別了一段時間之後,方思行又在《書林漫步》再和大家一同看書。

很多人都說,香港是一個無民主,但有自由的地方。實際情況又是否這樣呢?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專業顧問、資深傳媒人區家麟在他的新書《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中認為,香港的新聞自由正受到一道道無形的自我審查所衝擊。

不少人,尤其是新聞工作者都認為,新聞界確實存在自我審查的情況,但他們又未必可以舉出實證,甚至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新聞工作,當然講求專業。不過,區家麟認為,「專業」正是新聞機構管理層或上司,用以規範記者工作的上佳方式。事事講求中立、客觀、持平,實際上是扯後腿。

《二十道陰影的自由下》這本書的內容,主要來自作者區家麟的博士論文。經過六年時間有系統的硏究,他得出一個結論,雖然無實證香港的新聞界存在自我審查,但就有二十道陰影,他稱之為「結構性審查」。

區家麟在接受訪問時說,基本上過去這麼多年來,沒有人會直接承認,如何去證實自我審查?在作者提出這個結構性審查概念中,現時很多前線記者連自我審查的機會都沒有,意思是他們在日常的運作當中已經基本上沒有時間去思考、去做一些深入報導和發掘真相的事,也沒有機會接觸一些政治敏感的事情。為何會導致這個狀態呢?某程度就是「結構性審查」。

所謂「結構性審查」,包括搞不對稱平衡、迷信權威、強調記者要中立、抽離、被動,不鼓勵調查報導,訂立雙重標準,操控廣源分配,人事升遷等,企圖影響新聞內容。

區家麟又表示,有贊助的節目,即比較軟性、非政治化的節目,結果就是有很多比較敏感的、政治化的話題完全被忽略。單看一件事不能說是結構性審查,或者是一種審查;但如果看到種種不同的行為,加在一起,有很多不同的面向,都同時令到內容越來越親建制,或迴避一些敏感的話題,他稱為「結構性審查」。這是多少的問題,而不是有沒有的問題。

作者不單只將這些「結構性審查」有系統地描繪出來,更以不同的研究實例,去說明這些審查是如何運作的。行內人看後定自有同感,一般讀者看後,就更可了解「自我審查」如何在沒有實證下出現。

書中提出一點,是我非常認同的。作者提出,有傳媒機構專門招募一些經驗不足的記者,因為他們較容易順從上司的決定,稱之為「幼嫩培育」;或者以「生產線」形式採訪,即每個記者只負責一則新聞的一部分,令他們在採訪過程中,見樹不見林。結果只有採訪主任或新聞部主管才洞悉每天的新聞大局,從而更容易操控內容。

不過,想深一層,市民大眾一定不會喜歡看或聽一些經過自我審查的新聞,亦即是說沒有市場。為何老闆要專門令自己的新聞或生意沒有市場呢?你一定會說,他們自有其他生意,會因此而得益。但香港是一個自由經濟的社會,如果講真話的新聞才有市場,就不會沒有人去做。是否香港人根本並不在意新聞有沒有經過自我審查,還是在「結構性審查」的操作之下,大家根本看不出來呢?希望今天介紹的這本書《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能夠刺激大家的思考。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