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耀明书评】儒家与民主人权是对立还是一致--介绍李明辉著《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


2013.10.04
cover100413-300.jpg 李明辉著:《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

 

近年来,一些知识分子以儒家思想为号召,重建中国人的政治理想,以填补内地的价值真空,并写下未来中国的政治蓝图。不过,儒家思想能否不负厚望,由注重良知德行,转向推动民主人权自由法治,以为后世开太平,却是历久弥新、争议不休的话题。《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一书,正是从现代政治思潮的角度,一面解读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自由主义者与新儒家的论战,一面重新探索儒家的思想内涵与民主人权的关系。

儒家思想注重个人修行、注重道德价值、注重文化传统,一直被自由主义者视为民主人权的障碍,因为个人德行关键是行事者的立意或存心,是统治者的圣贤德行,但只求心性正确又怎样树立民主制度和人权保障,怎样讲求政治问责?又如文化传统的关键在于价值传承、集体规范、社会和谐,但怎样才不致随波逐流,淹没于人云亦云的世界,从而确立人有改革传统、超越传统的能耐?

作者首先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去澄清儒家政治哲学的特性。他表示,儒家强调文化、传统、社会对自我形成的重要性,也反对个人主义对社会责任的忽略,但绝非认同集体主义,因为儒家所强调的文化传承是为发展自我,追寻公义,参与社会,而非只求争得社会或权贵的认同。其次,作者认为儒家要求把政治建立于道德之上,是企求人能发挥人性的光辉,好好把握自由而不是滥用自由,而由此建立的民主实践,虽然有异于西方基于人性丑恶而建立民主以免个人权利受损,但并无违背民主的精神。再者,儒家无疑注重执政者的意图,其实也非常强调如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 Weber)所提的责任伦理,主张按能否履行责任来评价执政者的高低,由此可衍生政治问责的观念和制度。

除了厘清儒家思想与民主并行不悖,作者又从两方面论述儒家观念对民主人权的贡献。在人权方面,作者认为儒家对人性性善的认定,注重人格尊严,注重义利之辨以至民本思想,在在为普及而平等的人权观念,提供另一种论证依据和解释角度,符合人权要求又切合文化传统,更让国民容易认同。

民主方面,作者分析新加坡立国元老李光耀和香港末代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针锋相对的看法后,认定儒家思想是别具特色的第三种想法。他同意李光耀所说,文化对移植民主制度有重大影响,万万不能全盘西化,但他又指出,东亚经济发展经验所涉及的所谓儒家思想,实际只是如刻苦耐劳、服从、忠诚等通俗观念,根本不涉儒家精神。相反,彭定康即使不承认文化的作用,未免有违事实,但他却清楚看到,儒家传统有其自由精神,绝对不是专制极权经常借用的遮羞布。由此看来,儒家思想既肯定独立人格,亦认定个人与社会关系密切。这种人性论不但无碍民主发展,更有助建立互助互济的民主社群。

不过,书中未有探讨儒家思想与民主制度的关系。作者在几处地方论及以提出“政治儒家”见称的内地学者蒋庆。蒋庆一向批评港台的新儒家不切实际,因为心性为本的儒学不可能确立民主体制,更何况他认为中国根本不应采用西方民主制度。作者认为蒋的批评是基于他忽略了新儒家对民主制度的批评,因此误认他们会全盘接受西方制度,但却没有回应蒋的挑战,即新儒家的民主制度是否跟非儒家的国度不一样?如是,又该如何与别不同才能体现儒家精神,让儒家的政治理想成为中国的宪政现实?但如过份不同,又算不算民主宪政?这些制度问题,其实仍有待各方进一步探讨,才能让大家洞悉儒家思想对中国民主是贡献还是负累。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