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加罷免 韓國瑜陷苦鬥


2019.12.17 06:35 ET
韓國瑜工商後援會.jpg 韓國瑜出席全國工商界聯合後援會。(韓國瑜競選辦公室提供)

 

臺灣總統選舉倒數不到一個月,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目前民調大幅落後,根據一項最新民調,五成五的民衆擔心“今日香港、明日臺灣”,近六成認爲總統蔡英文更能捍衛臺灣民主主權。韓國瑜外有中國和香港因素影響,對內還面臨“罷免韓國瑜”夾擊。韓國瑜會不會被“雙殺”兩頭空?

根據立場親綠的兩岸政策協會17日公佈的最新民調,當被問及北京這次處理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方式,55.2%的民衆擔心“今日香港、明日臺灣”,其中泛綠支持者高達近九成(89.6%)表達同意,不過,泛藍支持者超過七成(71.3%)不贊同。

 

 

近六成(59.1%)的民衆認爲認爲蔡英文較有能力捍衛臺灣主權,認同韓國瑜的僅有16.1%;而蔡英文與賴清德的“英德配”以56.5%支持度遙遙領先,韓國瑜、張善政的“國政配”僅剩18.1%,第三勢力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則有近一成(9.9%)支持率。

 

臺師大教授範世平批評有人對“今日香港、明日臺灣”視而不見。(記者 黃春梅攝)
臺師大教授範世平批評有人對“今日香港、明日臺灣”視而不見。(記者 黃春梅攝)

由於前總統馬英九在《哪來的芒果乾》新書發表會中批評蔡英文執政,對中華民國主權沒能力也沒意願去捍衛,臺灣人民失去安全感纔會有亡國感,臺灣師範大學政治系教授範世平回應,馬英九的觀點與臺灣主流民意是平行時空。馬英九說臺灣沒有“亡國感”,“亡國感”是民進黨政府刻意操作,但他其實忽略國際情勢與他執政時期有很大的差別;如中美關係目前是對立狀態、香港“反送中”運動從今年六月如火如荼進行,當時中國未提出“一國兩制、臺灣方案”,馬英九時代中國經濟未下滑、臺商也未迴流。

範世平:“整個民意是擔心’今日香港、明日臺灣’,還是有人假裝看不見或者刻意忽視這個問題,還認爲這是別人造謠生事,難怪韓國瑜的民調始終起不來。包含韓國瑜恩師蘇起、馬英九都是‘同溫層’都認爲不存在,國民黨支持者七成認爲沒有‘今日香港、明日臺灣’,這可以看出國民黨支持者跟整個主流民意來講有極大落差。”

兩岸政策協會副祕書長張宇韶指出,中國因素效果過去只是“宏觀”效果,年初以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與香港“反送中運動”,這股能量在最後一個月會轉爲“直觀”式認知。他認爲目前韓國瑜陣營與國民黨中央彼此切割,但是兩者是連動、密不可分,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只想着政黨票跟區域立委,韓國瑜只想着墨在總統大選,這會加速韓國瑜選情崩盤,韓國瑜沒有選舉策略,國民黨陷入韓國瑜症候羣。

 

九位跨黨派市議員號召民衆參與“罷韓”遊行踩紅媒大隊。(記者 黃春梅攝)
九位跨黨派市議員號召民衆參與“罷韓”遊行踩紅媒大隊。(記者 黃春梅攝)

張宇韶:“選民投票行爲是印象,我不是說選民沒有理性,這就是爲什麼在國安議題跟中國因素之中,蔡英文跟民進黨全然取代國民黨一個很重要因素,越到選舉越明顯,因爲新聞事件的堆疊跟擴散效果,會造成心理認知的強化。”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受訪時認爲,他從來不認爲是民進黨操作成功,而是國民黨的失敗。張亞中舉例,韓國瑜的口號是“臺灣安全、人民有錢”,當你講“臺灣安全”誰是臺灣安全威脅者,大家不會講美國,一定講大陸是我們的安全威脅者。

張亞中:“如果大陸是我們的國家安全威脅者,我請問批評吳斯懷有什麼不對?《反滲透法》有什麼不對?他(民進黨)的’抗中保臺’不就是’臺灣安全’的意思嗎?國民黨一開始基調就錯了,他的基調應該是‘兩岸和平’,他應該把基調拉在‘和平’,對抗民進黨的‘安全’。”

 

“Wecare高雄”發起人尹立發起罷免韓國瑜活動。(記者 黃春梅攝)
“Wecare高雄”發起人尹立發起罷免韓國瑜活動。(記者 黃春梅攝)

“罷韓”VS.“挺韓” 本週末高雄遊行拚場對決

韓國瑜不僅在中國與香港因素頻頻失分,才做滿高雄市長一年的韓國瑜今年五月決定投入總統大選後,由前高雄市文化局長、“Wecare高雄”發起人尹立發起的“罷免韓國瑜”活動也陸續展開。“Wecare高雄”等公民社團發起1221罷韓遊行,國民黨陣營也申請同天舉辦挺韓遊行,雙方人馬短兵相接恐將引發衝突疑慮。

尹立強調,這次遊行與民進黨無關,他說早在今年八月他們就提出遊行申請,而韓陣營直到12月5日才申請在同一天舉行,刻意選在同一時間點就創造潛在風險。

尹立:“我們還擔心人太多,這是誰造成的,我們要感謝他(韓國瑜)。我們透過網路報名系統看,當時他說他沒有對不起高雄人,外縣市來參加“罷韓”遊行是不合法,講這話之前,我們評估大概是十萬人左右;他講了這些話之後,我們系統報名人數直線參加。我必須說他是‘最佳推銷員’,幫我們推銷。”

由於“選罷法”規定公職人員就職未滿1年不得罷免,因此,民衆須在今年12月25日後,才能提罷免提議書,加上審覈、連署、宣告成案、投票等作業,投票時程可能落在明年5月中旬至6月底左右。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黃春梅 臺北報道 責編:許書婷、胡力漢、安克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