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千七百家在華日企申請搬遷補貼 日本產業鏈撤離中國


2020.09.14 07:35 ET
AP_18299248140312.jpg 日本政府推出一項補貼政策,對撤出中國的企業給與補償,首批申請搬遷補助的企業近90家,但第二批截至7月底,申請企業近1700家,表明日本正在將產業鏈撤離中國。圖爲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附近懸掛的中日國旗。(美聯社圖片)

 

在華日本企業正在積極響應其政府號召,撤出中國。不久前,日本政府推出一項補貼政策,對撤出中國的企業給與補償,首批申請搬遷補助的企業近九十家,但第二批截至七7月底,申請企業近一千七百家,表明日本正在將產業鏈撤離中國。

日本在華企業退出中國的速度超出人們預期。據《日經亞洲評論》近期報道,日本政府在2020年的補充財政預算中,促進國內製造業的計劃有2200億日圓(20.7億美元)的專項資金。在今年六月結束的第一輪招標中,政府批准了57個項目,共87家企業,總金額達574億日圓。但是第二輪申請於七月結束,收到1670份申請,其申請金額達政府預算金額的十一倍,高達165.7億美元。

 

 

山東大學金融系畢業的學者司令本週一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很多國家政府意識到不能將產業鏈全部放在中國,必須重構產業鏈:“不僅是這些企業從中國撤離,很多在異國投資的企業,涉及到醫療行業的都出現了迴歸本國的趨勢。其實世界很多國家看到中國拿着口罩進行政治要挾的時候,這些國家都在出臺政策,讓該國的企業回本國。”

 

武漢東風本田汽車廠工人在汽車裝配線上工作。(美聯社)
武漢東風本田汽車廠工人在汽車裝配線上工作。(美聯社)

中國生產勞動成本提升 貿易壁壘等不確定因素多

另一方面,在中國的投資成本增加,也是外資撤離的一個重要考量。據日媒報道,隨着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中國作爲製造業投資地的吸引力正在下降。日本對外貿易組織(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2019年對日本企業進行的一項調查中,中國的製造成本爲80,越南略低,爲74。日本對外貿易組織將日本的製造成本作爲100的基數。

北京大軍智庫經濟諮詢公司主任仲大軍接受本臺採訪時表示,外資撤離中國主要還是因爲“賺不到錢”:“如果在中國賺不到錢的話,他就要撤。受疫情影響,不要說日本在華企業,就是本地的中國企業今年效益都不好,那你想想日本在華企業效益能好嗎。他回國這些(企業)肯定都是效益不好的,賺到錢的肯定不走。”

2018年美中爆發貿易摩擦以來,已有大量日資企業撤離中國,比如百年相機巨頭奧林巴斯宣佈在華停工;歐姆龍精密電子也宣佈蘇州工廠關閉;日本電子零件大廠日本電產(Nidec)轉移至墨西哥;三菱重工將部分生產線轉移至本國;東芝機械從上海轉移到泰國;愛麗思歐雅瑪公司遷至韓國仁川;ASICS(亞瑟士)運動產品、夏普電器轉到越南;松下、尼康、索尼等日企將生產線都從中國遷出。

美日等國策劃脫離對中國製造的依賴

早在今年4月7日,安倍首相主持內閣會議,決定了《緊急經濟對策方案》,支持日本企業在中國等海外投資的生產據點迴歸日本國內,或者轉移到東南亞國家,當時很多業內人士還在分析,日本不會將產業鏈遷出中國,但是僅相隔三個月,情況卻發生了巨大變化。

學者認爲,由於武漢肺炎波及全球,導致歐美等西方國家損失慘重,各國都意識到這些低附加值產業對國家的重要性,於是美國、日本等國政府鼓勵本國企業從中國撤離,擺脫對中國製造產業的依賴。

 

記者:喬龍 責編:許書婷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