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A直击报导:记者深入难民营直击病死者葬礼 逃难者患病率正惊人增长


2015.03.23 14:40 ET
几乎每家都有人腹泻丶发烧,其中儿童居多.JPG 几乎每家都有人腹泻丶发烧,其中儿童居多。(忻霖摄影)

RFA直击报导:记者深入难民营直击病死者葬礼 逃难者患病率正惊人增长

今年3月,本台派记者深入中缅边境的十多个难民营,直击在炮火中艰难生存的果敢难民。上周六,一名失去儿子的老母亲在难民营染病一月后,因病情恶化身亡,翌日,本台记者参加了她的葬礼。一名志愿医生告诉本台,恶劣的环境导致难民的患病率正以惊人速度增长。

自今年2月9日战争爆发以来,数十万果敢人涌入中缅边境避难,长长的边境线上散落着成百上千的难民营。目前中国官方仍不愿对外公布果敢难民在哪里?有多少?情况如何?是否得到及时的人道援助?

上周六,在林格寨附近的一个200人左右的难民营,一名逃难者在贫病交加下死亡。周日,本台记者参加了她的葬礼。

记者在现场看到,尸体被用油布简单包裹放在地上,旁边是用矿泉水瓶做成的香炉,死者的家属全部围在尸体旁不停地哭泣。

一名难民接受本台采访时称,死者的儿子在战争爆发后失踪了,她与儿媳妇及几个孙辈逃到边境,在陡峭的山腰上搭起棚子暂住,在进入难民营后,她心情抑郁,其后染病月余,未能得到及时医治。

记者:“她是怎么死的?”

难民:“病死的。”

记者:“你们来这边多久了?”

难民:“一个多月。”

记者:“她去世多久了?”

难民:“昨晚9点,中国时间10点半。”

记者:“她的死和逃难有关系吗?”

难民:“这个一定有关啊,因为她身体虚弱”

记者:“你们从哪里来的?”

难民:“果敢老高寨。”

据志愿医生孙先生介绍,是难民营的恶劣环境导致了她的死亡,而据不完全统计,边境线上数百个民间难民营里,患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目前只有他一名志愿医生。

孙医生:“他们喝的水都是很脏的那种很浑浊的水,能不生病吗?晚上这边风又大,白天又那么热。”

记者:“水没有经过净化吗?”

孙医生:“没有净化。他们就直接从沟里面取水,不生病才怪了。本来他们以前就很多病,很多病都是小病,也不去看医生,还有他们的习惯(不好),包括药品(滥用),生病随便拿药就吃了。应该说很多病可以早治疗,可他们不治,就这样挺着。可能是因为难民的关系,除非是危及到生命了,才会送到(南伞)这边来。我每次进去一趟都要吃药,因为难民营里有很多病菌,前两天我就生病了,今天才好一些,我就躺在那里不能动了,昨天我给自己下了猛药。”

记者:“你是怎么了?”

孙医生:“我应该是累着了,然后就感冒了,肠胃也病了,我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情况。”

记者:“这边就只有你一个医生?”

孙医生:“对啊,我也希望有人来给我搭把手丶接个班,但是没有啊。”

记者:“你们的善款可不可以聘请医生?”

孙医生:“就算是聘请人家也要愿意来啊,现在在打仗。”

孙医生还批评,中国红十字会只顾作秀,目前接管两个容纳数千人的难民营,而这连难民总数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中国当局对除此之外的难民一概拒绝帮助,同时还在不断压制民间自发救助:“政府真正就搞了两个难民营,其他的难民他们不肯接受,嫌麻烦,那两个难民营,就是红十字会做给外面看的。我们送过去的难民他们不肯接受,说满了,还说不用你们管,也轮不到你们管。我问他谁来管,老百姓连水都没得喝。结果那人还要对我动手。”

经过实地走访,本台记者看到,至少在小邦东丶岔河坝丶林格寨丶芹菜沟丶麻栗树丶麦地河丶光宝洼丶羊场等几个难民营里,饮用水全部来源于积雨的污水池或泥潭,几乎每家都有人腹泻丶发烧,其中儿童居多。

孙医生表示,尽管他每天都到难民营看病送药,但根本满足不了难民庞大的需求,一个难民营要至少等10天才能轮到医生再来。而一个月后就是雨季,但当时难民营的选址并没有考虑到雨季的因素,大部分是建在低洼地带的,他们最初也没有料到会被迫逗留如此之久,一旦排泄物随雨水四溢,将可能爆发疟疾,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你天天去难民营吗?”

孙医生:“每天去不同的难民营。现在还不是最困难的时候,最困难的时候是一个月以后,那时候到雨季了,疟疾就要有了,疟疾就要死人,我一个肯定忙不过来,因为那时候就要打针输液。下雨后他们的排泄物粪便流出来,把环境污染了,包括水源。”

葬礼结束后,记者在离开难民营时看到,一名男童在正在搭建的小棚子旁玩耍时不慎受伤,满腿鲜血无法动弹,家人只能用污水为他洗伤口,再以野草敷在腿上止血。男童母亲向本台记者表示,现时缺医少药,明知这样有可能感染,但无奈只能以土法简单处理。

特约记者:忻霖  责编:胡汉强/吴晶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