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工组织 18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继续打击亚洲经济,亚洲2009年的失业人数可能比去年增加720万,失业率将升至5.1%。而去年失业率是4.8%。 报告说,由于工厂和企业大量裁员,可能迫使从乡村到城市的劳工流动趋势减缓,许多人被迫重返家乡从事收入偏低的农业生产。 报告说,最悲观的预测是,亚洲2009年的失业劳工将增加2230万人,达到1亿4千万,失业人口比去年多出720万人。 美国博尔州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郑竹园说,目前中国政府面临的难题同样是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现在的基本问题是:2500万民工返乡以后怎么来安置?60万大学生工作还没有安置,这些是当前的基本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要很多钱。眼前的问题是如何把当前的经济成长率搞大,而不是往下降。”
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说,亚洲地区近年经济强劲成长,但劳工的实质薪资收入没有同步成长,在许多国家造成强烈的分配不平等。亚洲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每天靠一美元度日。现在全球经济成长大幅减缓,可能造成薪资收入更不平等的问题。郑竹园教授说, 中国农民工的失业问题将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而中国政府推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可能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
“很多农民工的地都承包出去了,所以回去以后都没有地了。没地就要找工作,因为很多农民工的教育水准都很低,所以培训是很重要的。但是不光是培养农民,城市也有很多失业的人找不到工作,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
报告指出,亚洲各国政府除了要致力加强基本建设来创造就业机会,也应该在学校、医院及保健健诊疗方面增加支出,以降低经济危机对民众生活的冲击,并且应该投资劳工的技术技能培训,以提升生产力的素质。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说,中国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方面的投资:
“现在中央政府是4万亿的投入,地方政府是8万亿,其实,这么多钱主要还是应该投向人力资本。从过去的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德国、日本都是极为重视对教育的投资,对人才的培养。而日本在很短的时间从普及小学教育到6、70年代普及高中教育,现在大学教育也获得了普及。”
胡星斗教授说,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当然很重要,但加在大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会使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更强的后劲:
“中国要进行产业升级,实际上最主要的还是要对农民工、对工人进行岗位培训、技术培训。所以,我说对教育的投资、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并不完全指的是要培养更多的大学生,更多的博士。这当然是一方面,高端的人才我们也要培养,但是,我们长期以来更加忽视的是中低端人才的培养。”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