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逃后的逃出 流亡后的救亡 97后香港第一位政治难民杨匡(四之四)


2016.03.04
m0212jkdv.jpg 杨匡(Public Domain)

"出逃后的逃出 流亡后的救亡"杨匡篇,今天进入第四集——尾声。作为港岛着名的社运人士,杨匡当仁不让地卷入了占中运动。《世界日报》2014年10月8日以大标题《坚守战场 大床搬上街》报道:

旺角占领区成为反佔中人士与集会市民的主要「战场」之一...连日来占领旺角示威人士每晚席地而睡,昨午却有人搬来一张木床,床褥被铺枕头一应俱全,安睡其上的原来是社运人士杨匡。据报导,杨匡表示,木床是他年初以300元买来,之后他因被内地拘留,一直未曾使用过,朋友昨日将木床搬到佔中场地,以示支持及长期抗争。他表示之前一直没有参与佔中活动,直到上周旺角佔中人士受袭,他才参与。

MIDWAY:对话中关于占中回忆部分,杨匡谈到“自首”。殊不知“自首”,这个中国大陆红色思维中十恶不赦等同于千刀万剐的“叛徒”近义词,在占中理念里,却是终极意义上的最高境界。2013年3月27日,占中发起领袖戴耀庭宣读的历史性文件《佔领中环信念书》就明确了这一点:"参与这行动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参与方式:一、支援那些进行公民抗命行为的公民,但自己无需进行违法行为;二、参与公民抗命的行为,但无需主动自首或放弃抗辩;三、参与公民抗命的行为,并之后会主动自首并于法庭不作抗辩。"

数十年来始终热心于协助大陆逃亡难民赴美政治避难的中国民主团结联盟(民盟)主席,本人就是政治难民出身的薛伟先生,几年前写下了他热情洋溢的长文《中国民运的新课题 难民运动》。我们在此摘要朗读,作为大型系列访谈《出逃后的逃出 流亡后的救亡》的结束语。

在美国纽约哈德逊河的出海口,有座知名的自由岛, 在岛上矗立着象征自由的塑像,在其基座上刻着美国女诗人埃玛•拉萨姆斯 的感人诗句:“把那些受苦受难、无依无靠的人们都交给我吧。我在这金色的大门前,为他们高举明灯。”刚刚过去不久的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悲惨的难民世纪。截至本世纪初,全球难民总数为1978万,其中亚洲882万,非洲417万,欧洲486万。而全世界因为武装冲突造成的流离失所者至少有2500万。二十世纪是难民潮前赴后继的悲惨世纪。二十一世纪也不容乐观。 二十世纪以前,世界上还没有出现大批流离失"国"的人无处安身的现象。但"十月革命"的出现改变了一切。十月革命后,近二百万人沦为难民,被迫逃离俄国。1949年以后两百多万中国难民逃往台湾,还有两百多万中国难民逃往港澳。联合国也成立负责难民问题的专门机构——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通过了联合国难民公约。根据难民公约,难民是曾因种族、宗教、国籍或政见遭受迫害或有充分理由担心将遭受迫害而逃离本国,不受或不愿接受本国保护而又流离失所的人。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构成难民身份有两个要素:“遭到迫害”和“流离失所”...其中有些人士是因为和中国政府意见不同, 被迫流亡海外;其中有些人士是因为和中国政府主导的生活方式不同, 被迫流亡海外;其中有些人士是因为拒绝和中国社会的主流合作, 被迫流亡海外...近年来法轮功在海外蓬勃发展,也使得流亡海外的异议人士队伍,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难民问题,古已有之,而今为烈,这是专制社会的一大特色...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在国内,共产党虽然掌握着庞大的国家机器,但是却阻挡不了轰轰烈烈的维权运动,而维权运动恰恰就是新形势下的中国民运...甚至可以说,难民运动就是海外中国人的维权运动...我们看到,现在海外申请政治庇护的中国难民,像潮流般涌来,每月都在参加各种各样的抗议中共的活动,给民运增添了宝贵的新血,他们在逐步发展壮大,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走向成熟。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