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台湾改国号争取国际社会认同--蓝天
2004.09.01
近日,台湾陈水扁总统又在测试中共对台政策的底线,将国号简写成“台湾,ROC”,又大事张扬要重返联合国,意图冲击大陆的“一个中国”政策。同时,台湾取消军演,和发表研究报告,说大陆不会改变对台政策。不过,北京对陈水扁的连串做作毫无反应。
八月底,台湾行政院新闻局长林佳龙宣布,政府已确定将“国号”简称为“台湾,ROC”,今后对外宣传一律使用这个称号,以其改变友邦将台湾简称为中国的习惯,突显台湾。其目的是将台湾跟中国分开。他又说,新闻局会在联合国大会开会期间,推出宣传广告,在纽约公共场所、电话亭,宣传“Today’s Taiwan,ROC”。
这样做无疑将中华民国台湾正名为台湾,令台湾不再是中华民国之下的一个省份。在名称上,把“台湾”放前头,将中华民国缩写成“ROC”,令人误以为“ROC”是属于台湾的中华民国。“ROC”是一个代名词,可以有多种涵意,时日一久,恐怕连台湾人自己都不知“ROC”代表什么!
台湾的做法,似乎有点儿冒进,好似毫不考虑当前形势,不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对台海高危的评估,亦不顾虑澳洲和新加坡两国相继发表的声明,说一旦台海发生战争,他们都不会支持台独,和不会卷入台海军事冲突。台湾当局会继续朝著零六年修宪、零八年制宪的路向走去,以其在陈水扁任内完成渐进式台独、法理台独的最后程式。
其实民进党政府又似乎做好研究,认定台湾人要走民主自决的路,外界不会阻挠。台湾行政院陆委会在上星期六,一个关于两岸三地民主化的研讨会上,才发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报告书,指出目前大陆对台政策应不变,仍维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目标和“江八点”的主张。报告展望未来两岸,可望“以和平解决争端为主流,经济发展为共同目标”,维持相对稳定的关系,纾解政治僵持的态势。
陈水扁总统又在同一研讨会上发表书面讲话,指两岸最重要的,不是统一时间表,而是民主时间表。他说,在民主的精神与原则下,两岸必能展开良性互动与对话。昨日,陈水扁在出访巴拿马途中,在专机上又对记者说,由于媒体刊载大陆取消了东山岛的演习,台湾已决定取消在九月九日举行的汉光实弹演习。
另外,美国的总统大选亦似乎在为陈水扁的言论造势。美国共和党在纽约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新党纲,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并写明台湾的未来,必须和平解决,如果大陆攻打台湾,美国会协助台湾防卫。布什总统获选连任,陈水扁总统定会进一步走“有实无名”的台独路向。
从近日台湾传媒的报导和评论看来,台湾民众又似是支持陈水扁的政策。可能是他们早已认定ROC是中华民国的代名词,跟台湾混为一体,等同台湾的意思。他们植根台湾,希望维持现状,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们反对改变现状,不接受“一国两制”,又认定香港的“一国两制”是失败的,港人毫无民主可言,他们的看法亦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台湾政府的做法只是顺应民意。北京将如何面对呢?继续草拟“统一法”,以法理来武力犯台,大家兵戎相见?还是透过中美谈判,用新思维、新方法来化解纷争,谋求统一呢?
早前,已有学者提出以“邦联制”或“联邦制”来解决台湾问题,但被北京所拒,认为是有违中共“一党专政”的原则,不可容于中央集权制之下。但现时中国在香港实行的“一国两制”又遇上不少困难,弄得民怨沸腾,进退失据。为什么还要将这套东西强加于台湾身上呢?其实,联邦制早已在北美洲实行,成绩斐然又是有目共睹的事。北京为什么不将它放入台湾体制之内,进行测试呢?另外,欧洲各国已在重新组合,以欧洲共同体(European Union)来整合欧洲的经济,去抗衡来自北美洲的经济体,北京又可不可以参考这个模式来跟台湾合作,走上大一统的道路呢?
如果北京还是想中国和平统一,看来现在是时候提出新思维、新方案来化解两岸的纷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