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晴专栏:公产私房一锅粥(2)

在史家胡同51号,“末代名媛”毕业、成家、生育,兼及沐浴恩泽。到了大家都遭难的文革,一直慎用自己通天特权的行老在“国家有难”之当口致信当今,用名媛自己的话说,此时对父亲已不必“划清界线”,而是“觉得这里是个避风港”。与洪君彦离婚——那可是她当小姑娘的时候苦追到手的燕大学生/北大教授——是在1971年。章士钊闻讯曾大发脾气。不曾料到“和平老人”会突然间撒手人寰,“名媛”本来的打算,是经营新夫君小报房胡同外交部宿舍——驱逐前房子媳、清除龚澎遗物等等耸动视听的事,都是那时候干下的。

2010.01.04

望读者特别留意的是:她本人那时(1971年)刚调入外交部,在亚洲司当科员。乔冠华荣升共和国第四任外长,还要再过两、三年,要到他们夫妻在那场著名的江青挟当今之威“批周”亮相立功之后(乔冠华的“即将升任外长”,就出自江青之口)。让吾辈看戏人不得不留意的是,外交部的行政人员,怎么在那时候已如侍奉女王般地听她指挥?联系到刚从外院调进外交部的时候,她如何上门拜望章文晋夫妇(以便结识新近丧偶的乔冠华);如何托请张颖(章夫人)帮她调入美大司……点滴偶然揭出的零散行状,或许能估量出该名媛攀附、钻营、拉拢手段,从而对史家胡同51号,在受赠者本人西去之后35年,竟然惹出外交部诉洪晃官司,窥见些许奥妙。

1973年7月章士钊病逝香港。周恩来对专程赶回北京参加追悼会的未亡人殷夫人以及女儿章眉说:“行老虽然去世了,但是北京的家仍是你们的家。我们说话是算数的,欢迎你们随时回来。”结果是,殷夫人母女没有回来;原配吴夫人所生长子章可也不曾露面,史家胡同51号遂归章含之独享——联想她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如何坚守(具有中共特色的)“政治正确”,一次次对身边最亲的人(哥哥、丈夫、父亲)揭发、翻脸、脱离关系、划清界限……,“你们的家”,话虽然出自总理之口,但对章家其他人说来,借他们一百个胆也不敢沾呀

至于传记作品《乔冠华才情人生》所披露的章士钊丧事之后周总理如何切切关注,恐怕更合当代最为吃香的“戏说”一路。那本书说:周问他俩结婚后住在哪里,章含之说准备搬进外交部宿舍——

周皱起他那两道浓眉:“章可(章含之大哥)结婚单独搬出去住了,你结婚又要搬走,行老的房子交给谁管?”

章含之小心翼翼地试探著问:“我想当初这房子是国家给父亲的,我搬走以后是不是就把它还给国家?”

周总理严肃地说:“你倒想得简单。行老和共产党合作几十年,他是主席的老朋友,这个房子当初是主席同意为行老修的。行老去世时,在追悼会前,我对殷夫人和你妹妹亲口说这房子是政府为行老修的,今后你们海外亲属任何时候回来看看,这都是你们的家。你是共产党员,说还给国家就还了,以后行老这么多海外亲属知道了怎么说?他们会说共产党说话不算数!我周恩来说话不算数!”章含之听了不吭声了。

望读者注意这段对话的时间:1973年夏——那时节,我们前面提到的那场有毛泽东做后盾、拿外交部说事的批周风波正达高潮。就算周恩来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克制力,在背叛与投靠面前不计个人感受,仍以慈父姿态对待章乔;就算他早将当年反独裁、争民主、协商建国的许诺忘通通到脑后,一心以一小勺水补救干涸的大河大库:用“史家胡同51号仍属章家”证明“共产党说话算数”;就算乔章两人以非凡的记忆,将此生动场面“如实”向传记作家转述;史家胡同51号花落谁家应该更说明问题:“行老这么多海外亲属”什么都没落著;为维护祖国和亲爱的党的声誉、根据毛周之再度切嘱(有文章说,毛泽东听说这事,也连说这样好)章含之勉为其难地住了下去。

将“礼物”收回,就算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不要(考虑到该局之能量,以及只有山西煤老板才可比肩的改革大潮下之得天独厚,此情真是匪夷所思),总该落到行老曾在位的全国政协、全国人大或者中央文史馆吧?更遑论章含之后来当顾问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哪(该协会一直为这块肥肉派驻一名张姓大管家)。怎么如今一个个如此谦和?

国有房产在经管机关手里不明不白,是具有中共特色“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巨大诱惑(或称机遇)。名媛如何在这个喷香的大粪坑上下其手,本来在她美丽动人故事之下包裹得尚严。如果没有洪晃拒绝腾出,我们P民哪来分析这一公产攫夺的有趣机会?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