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評論﹕文藝复興与“長沙刁民”


2007.01.04

最近,中國著名學者劉軍宁接連發表文章,提出中國的發展需要一個文藝复興。對歷史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文藝复興的根源是個人意識的覺醒,而它的成果是在社會層面上确立個人的主体地位。雖然文藝复興這個名詞來源于歐洲歷史,但它賦予個人自由這個內涵是具有普世性的,尤其對于那些仍然在思想和政治上被專制制度統治著的民族來說。針對中國現在是否具備文藝复興的客觀條件的疑問,劉軍宁說,這個條件已經具備了,它就是互聯網上無數的個人博客。

中國語言早就為這樣一個條件准備了一個最貼切的說法,叫做“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因為博客可以把身居五湖四海的網友聯系在一起,在一個虛擬的空間還原出一個真實的社會。這個空間是虛擬的,因為它衹存在于電腦屏幕上﹔但這個社會又是真實的,因為這個場所本來就是提供給那些難以在公幵出版物上有條件或是被允許發表的意見的,因此它的本質就是表現個人意識和個人主体,而不是重复官方論調,或是以一個“我們”的集体名義來發言。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博客“提供了展現‘小我’的場所,提供了‘個体對個体’交流的平台,提供了表現自我的机會,提供了‘平等、自信、獨立’的舞台。這里沒有等級制度,沒有意識形態的束縛,沒有虛偽的掩飾和矯揉造作,沒有上下尊卑,正是個性張揚的理想平台。”

毫不奇怪,很多博客的內容充斥著感性的和私人性的主題。在中國當前的狀態下,公幵的出版物不但不限制,反而有形無形地鼓勵這一類非政治化或者缺乏重大社會意義的主題,把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男女、時尚和隱私空間的方向。正因為如此,博客為個人的社會政治見解所提供的平台對中國文藝复興的意義更加重大。這里的文藝复興,指的正是在社會政治意義層面上個人意識的覺醒和個人主体地位的确立。

具有強烈社會參与意識的中國網民對博客的這個公共政治功能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和把握。最近一個叫“長沙刁民”的博客就吸引了廣泛的注意。這個博客的主人叫陳洪,是一個年近半百,下崗十年,現在靠駕駛摩的維生的人。陳洪說“刁民一般都是權貴階層對不安于現實境況的低層人物的統稱。歷朝歷代稱為了生活抗捐避賦与權貴階層言語爭辯,而并不違反朝庭法度”的人為刁民。用今天的語言來說,所謂“刁民”就是在法制範圍內為自己爭取和維護權益的人。陳洪自稱“刁民”,最初就是為了和政府城管部門抗爭,維護自己經營摩的的權益。但他的博客幵張后,其中表現出來的一個普通人對中國社會政治問題的見解已經遠遠超越了最切身的經濟利益關系。

在陳洪的“刁民”言論中最有社會政治意義的,是他把被官方輿論混淆的一些大是大非問題還原到最簡單的地步。例如,官方說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選擇,而今天的下崗就是那個社會主義行不通以后中國人民要付出的代价。但陳洪說:"計划經濟不是我們所創造,共產主義也不是我們的發明"。他質問當權者:"你們作為我們命運的主宰者就不應為你們昨天和今天的錯誤和失誤,負起你們應有的責任嗎?"從這個角度出發,今天最該下崗的,正是那些當初把計划經濟和共產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的那個政治集團。

在今天的中國,“個人意識”和“個人主体性”即使在社會政治意義上也有很多种表現,但最核心的,無疑很多類似于“長沙刁民”的博客中表現出來的對于個人和政府以及統治集團之間的關系的認識。中國文藝复興的政治意義就在這里。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