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評論】“核心”的意義


2016.10.28
com-quote-620.jpg 胡少江評“核心”的意義(法新社圖/粵語部製圖)

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歷時四天,昨天在北京閉幕。根據中共的宣傳口徑,“從嚴治黨”是會議的主體。會議通過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兩個與“治黨”主題有關的文件,也通過了《關於召開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但是在全會發布的公告中,尤其是在官方媒體隨後所做的大量解讀中,上述三個文件顯然都只不過是陪襯,此次會議真正的政治成果是宣布習近平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

“第x代領導核心”這個詞是鄧小平發明的。一九八九年武力鎮壓示威民眾和進行黨內領導層政治清洗之後,鄧小平在一次的談話中,正式提出了“核心”的提法。他稱毛澤東為中共黨的第一代核心,自己為第二代核心,而剛剛取代趙紫陽擔任總書記職務的江澤民為第三代領導核心。鄧小平提出“核心論”主要有兩個政治意圖,一是為自己三度廢黜黨的最高領導人的政變行為辯護,表明其合法性;二是要壓制以李鵬等人為代表的黨內極端保守勢力對江澤民的挑戰。

在胡錦濤接替江澤民擔任黨的總書記之後,不再沿用“以xx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提法,改為“以xx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這個新提法一直持續到這次十八屆六中全會之前。當初,用“以xx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取代“以xx為核心的黨中央”有幾個因素,其中當然包括:一是江澤民棧戀權力,不願意讓出“核心”桂冠;二是胡錦濤也沒有去搶奪那頂桂冠的政治膽量。而沒有了“核心”桂冠,胡錦濤時代徹底淪為“擊鼓傳花”似的被動治理時代,至今為黨內外所詬病。

在時隔十四年之後,“核心”這一特殊政治標簽終於在中共的政治詞彙中強勢回歸,這意味著中國政治生態的重大變化。在帶上“核心”的桂冠之前,毛澤東和鄧小平都經歷了血腥的戰爭洗禮和殘酷的政治傾軋;江澤民的“核心”桂冠則是鄧小平為了自己的政治算計而為他冊封的。與這些以往的“核心”不同,習近平在短短的四年的時間裡,自己親手為自己戴上了“核心”桂冠,這既體現了習近平在政治鬥爭中的強勢地位,也很可能預示他將采取更大的政治舉動。

事實上,在習近平成為核心之前,中國高層政治生活已經發生了一些重大變化。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政治局常委“九龍治水”的所謂集體領導體制不復存在,總書記習近平已經一言九鼎。本來總書記的職位本身說到底只不過是一個常委會的召集人身份,而領導核心則不僅意味著政治層面的更大的權力,也意味著精神和思想層面的權威,這意味著習近平正在堅定地要將自己塑造成為中國執政黨思想的引領者、規則的制定者、最後的裁判者。

習近平進軍“核心”神壇的進程實質上是一場權力戰爭,這場戰爭的時間不長,但是並非沒有風險。在這一場戰鬥中成為階下囚的那些政治局常委、委員和軍隊大佬,都是染紅“核心”桂冠上紅色寶石的祭品。他們曾經的顯赫地位和盤根錯節的政治背景,也說明了習近平權力之戰的艱難。 從這個意義上看,與被人抱上聖壇的江澤民和不敢坐上聖壇的胡錦濤相比,習近平的政治膽量明顯強過他們,這應該與他的太子黨背景和在老一輩政治玩家中的長期侵淫不無關聯。

政治領袖成為領導集團的“核心”本是題中應有之義。但是在政治思想控制嚴格的中國執政黨和中國社會,“核心”的含義與民主政黨和民主社會中領袖的含義有著很大的不同:他不僅是政治領袖,也要充當精神教主,他要用自己的思想去占領數十億民眾的腦袋。歷史無數次證明,這不僅是一個不可能的使命,而且任何類似的努力都會導致社會向中世紀的思想禁錮狀態倒退。不幸的是,中國似乎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大踏步地倒退。正是這一點,使得我在新的“核心”誕生之際為中國感到悲哀。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