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档案
2012-12-28
近几天,新华社接连发表了关于中共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的人物特写文章。文章发表之后,中国的各大官方媒体立即不失时机地“引导”舆论,大谈这些文章的意义。极左色彩浓厚的“环球时报”称这些人物特写发表,包括对领导人们个人经历及其家人们极为有限的信息披露等,是“中国新政的突出亮点”,是“中国不断告别‘宫廷政治’传统,向大众政治过渡的里程碑”。
2012-12-21
我对习近平的改革既报期待,又不乐观。中国需要改革,尤其是需要根本性的政治变革,这是毫无疑义的。经济不断增长,但是由于政治改革没有进展,社会矛盾积累的越来越多。事到如今,似乎中国人已经有了一个共识,中国的问题,政治层面大于经济层面。这种对政治改革的期待,实际上为习近平提供了一个推动政治变革的契机。
2012-12-14
习近平上台伊始,将自己的历史使命定位于领导中国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从他担任总书记之后的第一次记者会的告白,到他率领其他六位常委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发表的讲演,到他最近在广东深圳巡视期间的多次讲话,都是围绕著“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这个恢弘的主题而展开的。显然他也是希望以此来激励人民的斗志的。
2012-12-07
十八大开幕至今已经整整一个月了。习近平接任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也已经快三周了。与当初江泽民和胡锦涛相比,习近平进入角色的速度似乎要快得多。
2012-11-30
在一次房地产法律纠纷中,人们意外地发现俏江南集团董事长、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张兰已经注销中国户口。随后又有消息证实,张兰女士实际上已经变更国籍。张兰女士改换国籍一事引发中国社会广泛议论,各界人士对此褒贬不一。
2012-11-23
十八大闭幕之后,各方人士对十八大的一些解读真可谓丰富多彩、目不暇接。不少作者将各种故事编排得唯妙唯肖,就像是曾经亲临高层政治博弈的现场一般。
2012-11-16
十八大终于闭幕了,风靡世界的中共新领导人的猜谜游戏的谜底也终于大白于天下。除了普遍认定的“双接班人”习近平、李克强继续留任政治局常委之外,新当选的五位政治局常委都是上一届的政治局委员,他们的升迁基本上在人们的预料之中。虽然如此,这次党代会的人事安排事项仍然有一些耐人寻味的新看点。
2012-11-09
从某种意义上讲,十八大是现任总书记的谢幕表演。连续四届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两届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作为邓小平之后在中共领导核心任职时间最长的中国政治人物,胡锦涛的谢幕表演与他当初的登台表演一样平庸不堪。看来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胡锦涛除了留下一个“科学发展观”的口号之外,没有任何真正值得人们记忆的东西。
2012-11-02
近几周来,中国总理温家宝一定很痛苦。自从《纽约时报》发表了他的家庭成员凭借权势,在短短的数年间积聚了二十七亿美元的财富的消息之后,他已经取代薄熙来成为了世界舆论的中心,成为中国腐败的政治制度的像征。虽然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义正词严”地指责了西方媒体的别有用心,而且温家也委托律师在香港南华早报发表了声明,但是这些指责和声明都显得那么的无力。
2012-10-26
十八大在即,境外的媒体提出的新常委名单五花八门,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现任适龄政治局委员。其实,不仅是境外媒体对这个五年(或者十年)一度的“新常委猜谜”的游戏乐此不疲,包括近四百位中国执政党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在内的中国政治精英们目前也都在焦急地等待著谜底。
2012-10-19
今年9月18日,在北京的保钓游行活动中,以一向政治观点激烈左倾闻名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韩德强,出手殴打游行队伍中一位八旬老人。在此事被网友曝光之后,韩德强公开出面,得意地声言自己的确曾扇一位老人两个耳光,并称那个老人是“汉奸”,收拾他合情合理。韩德强还在微博中声明:“今后如果遇到这样的“汉奸”,该出手时我还会出手,犯了法的,我认罪伏法,但绝不认错。”
2012-10-12
莫言昨天被瑞典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世界对莫言的文学成就的认可,也是世界对当代中国文学的认可。莫言是我的同代人,虽然我读过的他的作品并不多,但是对所读过的作品,我都能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强烈的时代气息、和作者突破现有桎梏的不懈努力。
2012-10-05
昨天晚上,争取连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进行了首轮电视辩论。这场第一轮九十分钟的总统选举辩论的主题是美国的国内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政府的作用。辩论结束后,根据大多数网媒的民意调查,罗姆尼在第一轮九十分钟辩论领先。北京的决策者目前大概最关心的是如何在两位候选人之间押宝。但是,我想许多中国的老百姓更愿意从电视中看到自己领导人通过辩论阐述自己的政策。
2012-09-28
十八召开的日期今日终于公布。官方对开会的日期一直严格保密这一点看,十八大更像是一次毛泽东时代或者前现代时期的党代会。因为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无论是在胡耀邦、赵紫阳担任总书记的年代,还是江泽民担任总书记的年代,都会提前公布党的代表大会的日期。
2012-09-21
胡锦涛和他的执政团队在经济政策方面并没有留下显著的烙印。在经济政策、经济结构等方面,胡锦涛和温家宝对江泽民、朱熔基时代制定的政策基本上采取了 “萧规曹随”的态度。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改革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启动的,农业改革、私营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也是在那个时候全面展开的。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进行的汇率改革、财政分税制改革、中小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本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这些较大的举动都是在胡温执政之前完成的,基本上奠定了胡温时代的经济发展路径和经济结构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