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档案
2017-02-27
作为中共领导人唯一高调支持的特首选参选人,长期被人质问为何没有政纲的林郑月娥,终于交出了其竞选的政纲,理论上作为「后发者」,比起先前已发表政纲的参选人,应拥有更明显的优势,然而林郑月娥交出的,却是只见到细节,却没有宏观视野的政纲,最多达至「小修小补」,甚至有如梁振英政纲般烂尾收场。
2017-02-24
曾荫权由英治年代的首位华人财政司,去到董建华第二任期时升为政务司司长,然而「明升实降」,更在2003年沙士期间,被嘲为无所事事的「清洁大队长」;可是随著董建华在2005年突然「脚痛」下台,曾荫权终于时来运到,成为了继董建华之后的特首。
2017-02-24
2014年雨伞运动期间,发生「暗角七警」对示威者执行私刑,被电视镜头完全捕捉,经过两年几终由法庭把七警定罪,每人判监两年;然而2月22日警察居然举行「争公义、还法治」的非法集会,事件令市民联想起40年前,即1977年警察因为反对廉署拘捕贪污警察,而冲入廉署总部抗议的往事,而香港警察近40年的公信力,亦如这次集会中丧尽。
2017-02-20
前香港特首曾荫权,被陪审团裁定三项控罪中的第二项控罪,藉公职作出不当行为罪成,即参与DBC发牌申请时,没有向行政会议披露,他与DBC主要股东黄楚标,就深圳居所物业所进行事务往来及商议;至于首项控罪行政长官接受利益罪,暂未能作出裁决,而其室内设计师的提名没有披露的第三项则脱罪;案件押后至星期三宣判,法官即时取消曾荫权的保释,将其还柙监房。
2017-02-13
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于2007年成为立法会议员首个辩论,留下一句香港民主重要的Sound Bite:「没有民主,就没有民生」;当时身为的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则立即反驳除非她认为「殖民地是民主」 ,即质疑英治年代也没有民主。
2017-02-06
一直挟民望参选特首的曾俊华,于今日公布其参选政纲;一反外界对其保守的金融政策的预期,曾俊华的政纲得到来自左中右的批评,成为了众矢之的。
2017-01-30
自从民主300+在1200个选委之中,夺取了325-327席之后,中共强迫梁振英下台,令原本民主派针对梁振英的ABC(Anyone But CY)策略失去了焦点,于是民主各派为了特首的小圈子选举之中如何投票,变成无休无止的争论,主流民主派认为要维持ABC 的策略,只是C变成了 Carrie 即林郑月娥,于是传出要把票投曾俊华;一向较激的社民连与人民力量,以至自决派的朱凯迪、罗冠聪等,则认为绝对不能投曾俊华,否则将会失去道德云云,这场论战的规格,由原来的年轻一代,争论到社民连的长毛梁国雄,对决公民党的前党魅余若薇,一场民主派不可能赢的选举之中,民主阵营却再次选前先分裂。
2017-01-23
香港特首的小圈子选举举行在即,自中共强行拉下最不得民心的梁振英,不容许梁振英连任之后,特首选举明朗化,两大热门分别是前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得到中联办系统的支持,而另一位则是前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有商界以及部份民主派的支持,而另外两位前法官胡国兴,以至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则困难地争取150个选委提名,随时未能入闸。
2017-01-16
特首选战白热化,中共中央同时批准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与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辞职参选,林郑月娥再在同日第一时间,早过已经辞职长达一个月的曾俊华,去抢闸宣布正式参选,其政治意义,就是要告诉那些仍在观望的亲共选委,正如工联会黄国健于日前表示「讯息已经十分清楚….暗示中央已钦点林郑出任下届特首」;为达到这样的目的,则市民以至其他人的观感,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中共的钦点。
2017-01-09
中国大陆近年愈来愈严重的雾霾──实际上是毒雾污染,不但影响中国大陆的人民健康,已经变成了国际的问题,甚至近至澳门、香港、台湾与韩国,远至日本都受到影响。
2017-01-02
三个香港少女在台北过圣诞,疑因一时贪念,平安夜于知名的海鲜市场「上引水产」偷窃,藏匿在厕所进食名贵海鲜被捕;在台湾引起讨论的,是三名港女样貌娟好衣著入时,用粤语来形容是「好眉好貌生沙虱」;在香港引起的非议更大,在台湾也只是一篇普通的报导,反成为了香港苹果日报的头条,正好说明香港人非常介意这种港人外游而失仪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