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評論】形勢比人強 美國拜登政府對習近平的強硬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料,這其中不僅包括習近平,恐怕也包括拜登本人。而習近平對新形勢的反應,在某些方面也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料。 【梁京評論】新八國聯軍的使命和面臨的挑戰 【梁京評論】國民黨的最後機會不在台灣(下) 【梁京評論】國民黨的最後機會不在台灣(上) 【梁京評論】拜登的「戰略耐心」與習近平的「戰術急躁」 2021-02-02 如何理解拜登應對中國挑戰的所謂「戰略耐心」及其後果,成為關注美中關係走向的人當下都在思考的問題。 【梁京評論】拜登出手與習近平過招 2021-01-26 蕭美琴成為自1979年美中建交以來,第一個應官方邀請參加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的台灣代表。這標誌著拜登正式出手與習近平過招。從中方反應看,尤其是派出大批戰機進入台灣防空區來看,習近平非常意外和憤怒,儘管此前美國新的國安和外交團隊人選已經強烈指向了拜登將選擇對華強硬的國策。 【梁京評論】時與勢究竟在誰一邊? 2021-01-19 習近平年初高調發聲,「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與他在去年夏天強調「中國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相比,心境顯然好了許多。 【梁京評論】美台關係走向正常化是特朗普最積極的政治遺產 2021-01-12 在特朗普政府即將交班的前夕,國務卿蓬佩奧宣布全面解除美台交往的限制,究竟有沒有實質性的意義?如果拜登政府完全不理會蓬佩奧的這個行政命令,而為了不刺激習近平,在與台灣的實際交往中全面恢復各種自我限制,蓬佩奧豈不是放了空炮? 【梁京評論】2021與重建世界秩序面臨的中國挑戰 2020-12-29 2020年,中國病毒全球大流行以人們無法想像的方式終結了冷戰以來的世界秩序,重建世界秩序已勢在必行,但這一次重建與此前幾次有了重大差異,那就是中國不僅是現存世界秩序的終結者,而且對500年來西方文明主導全球秩序的霸權地位,發起了史無前例的挑戰。 【梁京評論】2020的中國教訓 2020-12-22 2020即將過去,但很多人意識到,今年爆發的這場全球大災難,不會在新一年結束。事實上,稍有歷史感的人都不難想到,2020很有可能像1914和1939一樣,是一場更大災難的開始,而自始至終,中國都會像當年德國那樣,在這場全球災難中扮演一個悲劇性的核心角色。 【梁京評論】是試探底線還是宣示底線? 2020-12-15 《華爾街日報》就北京對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迫害嚴重升級發表社論,一方面提出勿忘香港自由鬥士,同時又認為習近平這樣做有可能在試探拜登的底線。 【梁京評論】許智峯銀行賬戶被封事件提出的重大問題 2020-12-08 許智峯流亡後,他全家在香港的銀行賬戶很快就被封,不僅引起華人世界,也引起了金融界的廣泛關注。 【梁京評論】美中衝突失控的風險急劇上升 2020-12-01 美中衝突失控的風險正在急劇上升。在我看來,導致這一發展的直接原因,是習近平和他的智囊對美國大選導致的新局面做出了戰略性的判斷,並做出了非常危險的選擇,那就是充分利用美國正在惡化的內部危機,讓習近平在美中未來不可避免的全面攤牌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梁京評論】美國抗中無選擇 2020-11-24 拜登競選中令許多人困擾的一個宣示就是他堅持俄國而非中國是美國最危險的敵國。這究竟是競選策略還是真心主張?從拜登險勝的結果看,不能排除前一種可能,因為若沒有反特朗普力量的大聯合,包括反特朗普對華政策的人的支持,拜登確有可能敗選。 查看歷史資料 >> 關注我們 編輯推薦 【梁京評論】形勢比人強 【林忌評論】香港二二八 見證一國一制 【文韜政論】疫苗國族主義與醫療資源不平等
【梁京評論】形勢比人強 美國拜登政府對習近平的強硬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料,這其中不僅包括習近平,恐怕也包括拜登本人。而習近平對新形勢的反應,在某些方面也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料。 【梁京評論】新八國聯軍的使命和面臨的挑戰 【梁京評論】國民黨的最後機會不在台灣(下) 【梁京評論】國民黨的最後機會不在台灣(上) 【梁京評論】拜登的「戰略耐心」與習近平的「戰術急躁」 2021-02-02 如何理解拜登應對中國挑戰的所謂「戰略耐心」及其後果,成為關注美中關係走向的人當下都在思考的問題。 【梁京評論】拜登出手與習近平過招 2021-01-26 蕭美琴成為自1979年美中建交以來,第一個應官方邀請參加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的台灣代表。這標誌著拜登正式出手與習近平過招。從中方反應看,尤其是派出大批戰機進入台灣防空區來看,習近平非常意外和憤怒,儘管此前美國新的國安和外交團隊人選已經強烈指向了拜登將選擇對華強硬的國策。 【梁京評論】時與勢究竟在誰一邊? 2021-01-19 習近平年初高調發聲,「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與他在去年夏天強調「中國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相比,心境顯然好了許多。 【梁京評論】美台關係走向正常化是特朗普最積極的政治遺產 2021-01-12 在特朗普政府即將交班的前夕,國務卿蓬佩奧宣布全面解除美台交往的限制,究竟有沒有實質性的意義?如果拜登政府完全不理會蓬佩奧的這個行政命令,而為了不刺激習近平,在與台灣的實際交往中全面恢復各種自我限制,蓬佩奧豈不是放了空炮? 【梁京評論】2021與重建世界秩序面臨的中國挑戰 2020-12-29 2020年,中國病毒全球大流行以人們無法想像的方式終結了冷戰以來的世界秩序,重建世界秩序已勢在必行,但這一次重建與此前幾次有了重大差異,那就是中國不僅是現存世界秩序的終結者,而且對500年來西方文明主導全球秩序的霸權地位,發起了史無前例的挑戰。 【梁京評論】2020的中國教訓 2020-12-22 2020即將過去,但很多人意識到,今年爆發的這場全球大災難,不會在新一年結束。事實上,稍有歷史感的人都不難想到,2020很有可能像1914和1939一樣,是一場更大災難的開始,而自始至終,中國都會像當年德國那樣,在這場全球災難中扮演一個悲劇性的核心角色。 【梁京評論】是試探底線還是宣示底線? 2020-12-15 《華爾街日報》就北京對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迫害嚴重升級發表社論,一方面提出勿忘香港自由鬥士,同時又認為習近平這樣做有可能在試探拜登的底線。 【梁京評論】許智峯銀行賬戶被封事件提出的重大問題 2020-12-08 許智峯流亡後,他全家在香港的銀行賬戶很快就被封,不僅引起華人世界,也引起了金融界的廣泛關注。 【梁京評論】美中衝突失控的風險急劇上升 2020-12-01 美中衝突失控的風險正在急劇上升。在我看來,導致這一發展的直接原因,是習近平和他的智囊對美國大選導致的新局面做出了戰略性的判斷,並做出了非常危險的選擇,那就是充分利用美國正在惡化的內部危機,讓習近平在美中未來不可避免的全面攤牌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梁京評論】美國抗中無選擇 2020-11-24 拜登競選中令許多人困擾的一個宣示就是他堅持俄國而非中國是美國最危險的敵國。這究竟是競選策略還是真心主張?從拜登險勝的結果看,不能排除前一種可能,因為若沒有反特朗普力量的大聯合,包括反特朗普對華政策的人的支持,拜登確有可能敗選。 查看歷史資料 >> 關注我們 編輯推薦 【梁京評論】形勢比人強 【林忌評論】香港二二八 見證一國一制 【文韜政論】疫苗國族主義與醫療資源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