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評論:美中貨幣博弈,誰會是輸家?

美中貨幣政策博弈,不僅是兩國最重大的國家利益博弈,而且已經成為推動21世紀全球經濟和政治秩序演變最重要的國家利益博弈之一,這不僅是因為兩國經濟在全球的重要地位,而且還因為,這一博弈折射著兩種政治體制,兩種價值體系和兩大文明實體的互動和較量。

2011.05.10

正在舉行的美中第三輪戰略對話,標志著美中貨幣政策博弈進入了一個新的回合。而這一回合,美國明顯占了上風。美國之所以占上風,首先是因為奧巴馬對基地組織的斬首行動取得成功,從而改善了美國的全球戰略態勢。

美國出現了從戰略被動向戰略主動轉變的機會。中國當權精英中一直流行一種觀點,那就是本拉登是中國崛起的大功臣。如果當年沒有911事件,美國就會把中國作為主要敵人,就會以舉國之力遏止中國崛起。盡管這種邏輯相當荒謬,但確實是包括胡錦濤在內的一批中共最高當權者的真實思維。這種思維,反映了他們對自己的政治體制和價值系統的道義基礎並無信心,卻又不能放棄,因為他們的私利盡在其中。這種矛盾心理決定了他們只能以一種僥幸和自私的機會主義態度來對待國際事務。

此一回合的美中貨幣博弈令美國占上風的另一因素,就是兩國的經濟態勢發生了對美國有利的變化。雖然失業人數依然居高不下,但美國經濟已從危機中穩住陣腳。尤其重要的是,美國精英和民眾的主流已經從危機中認識到,必須進行一場脫胎換骨的大變革,改變寅吃卯糧、不合道義的生活方式。這一廣泛的社會共識,為美國推動變革帶來了新的道義資源和活力。

而中國經濟則十分不妙,最大的麻煩就是通脹勢頭已不可遏制。中國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表明,人口紅利已經告罄,人口迅速老齡化和新增勞動力不足這一長期因素加上流動性泛濫這一短期因素,既生成了推動通脹的長期壓力,又潛伏著惡性通脹爆發的近期危險。第一季度出現的貿易逆差,標志著中國貿易條件全面惡化的時代已經到來。

對自己的不利地位,中國當局顯然十分敏感。在此輪戰略對話之前,官方媒體一方面虛張聲勢,自稱中方“可能占上風”,但實際上已經沒了底氣。不難看出,這一次中方將不再以攻為守,而是更多強調雙方都有壓力,都要為對方著想,竭力否認“中美對立”。

美國媒體則流露出一種樂觀氣氛,說他們已經看到了中國松動彙率政策的跡像。這當然也是為美國方面造勢。美中兩方的觀察人士都相信,彙率政策依然是此次美中對話的核心內容,而且,這一次人民幣加速升值的可能性會比以往都大。

這個判斷是正確的嗎?既然中國已經出現了貿易逆差,既然中國通脹加劇事實上正在增加出口的成本,從而對美國貿易平衡有利,那為什麼美國還要壓人民幣升值呢?為什麼中國此次也很可能接受升值呢?

在理論上,如果兩國都是真正的自由市場經濟,貨幣升值的一方對緩解自身的通脹壓力是有利的。這就是美國“為中國著想”,堅持人民幣應該升值的一個重要理由,也是中方現在對本國人民辯解升值的理由。但中國經濟並非真正的市場經濟。其實,人民幣升值能否緩解中國通脹壓力是大有疑問的,因為中國並無大宗商品定價權,特別是沒有能源和糧食的定價權,人民幣升值最大的可能是加大中國輸出通脹的壓力,同時刺激中國資本大量外逃,這將是對中國財富的一次大掠奪。

美國當然懂得這個道理。美國的如意算盤是,美國現在不怕通脹,相反,還可能需要一點溫和通脹刺激經濟。只要人民幣升值,美國就能擴大出口。美國更不怕中國資本逃到美國,因為這將減緩美國人由奢入儉的轉型痛苦。

既然人民幣升值未必減輕通脹,那中國打的又是什麼算盤呢?中國當局已經采取措施嚴格限制民間資本外流,同時,加快了人民幣國際化和主權基金海外投資的步伐。因此,這一回合的美中貨幣博弈,美國官民都將是贏家,而中國的權貴資本也會是贏家,中國的老百姓和民間資本,則有可能又一次成為最大的輸家。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