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評論﹕中國對外經濟的不平衡源於國內經濟關係的不平衡(2)--胡少江


2005.10.28

在上周的評論中我們分析到,中國長期存在的對外貿易順差主要是由於國內消費需求不足引起的;而國內的消費不足則是由於儲蓄率過高;與此同時,儲蓄在轉化為投資的時候又遇到了投資收益下降的局面。正是這些國內經濟的結構性矛盾,導致中國商品淨輸出的局面。

由此看來,要想解決中國對外經濟不平衡的問題,必須從解決中國國內經濟不平衡的問題入手;而解決國內經濟不平衡的問題,則必須從解決儲蓄率過高的問題入手。不少國際專家們認為,中國應該努力使總儲蓄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從當前大約百分之五十的水平下降到到百分之四十左右。

中國儲蓄率過高的原因是複雜多樣的。一個國家的國民總儲蓄包括居民儲蓄、企業積累和政府儲蓄三個部分。首先看居民儲蓄。居民儲蓄的絕對數過去二十年來一直在穩步增長。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居民對未來的生活缺乏穩定感。經濟學們稱由此造成的儲蓄增長為預防性儲蓄的增長。雖然居民的收入有了較大的增長,但是由於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嚴重滯後,居民們對未來在退休、醫療、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出缺乏保障感,於是他們通過增加儲蓄來應對這種不確定性。要想消除這種不確定性,只有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尤其是普及和完善養老金製度。

與發達國家相比,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居民對於財富積累也有著更強的動機。在市場經濟國家,大多數的居民或者是已經擁有房屋、各類保險以及其他金融資產,或者是期待將來從父母那裡繼承這類資產。而在中國,私人擁有這類資產只是過去十年間發生的新現象。所以,為了獲得經濟保障,中國居民有著更為強烈的積累財富的動機。問題是,這類儲蓄大多流向收益率低下的銀行儲蓄賬戶,從而為居民提供的財富增值也極為有限。因此,中國繼續改革落後的金融制度,向居民提供各類有效率的金融手段,從而達到降低居民儲蓄和促進消費的目的。

雖然中國居民儲蓄在絕對數量上依然很高,但是其在國民總儲蓄中的比重已經由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百分之五十下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這是由於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顯著下降而導致的。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中國的企業積累在過去十年裡增長非常迅速。其在國民總儲蓄中的比重由十年前的三分之一左右提高到去年的百分之五十左右。這一增長在最近幾年裡尤其明顯。

應該看到,中國企業儲蓄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剝奪小股東們的利益實現的。在市場經濟國家,企業的淨收益中的一個相當的比例通過紅利的方式轉變為股東的收入,從而轉化為居民消費。與此不同,幾乎所有中國企業的收益都留在企業裡或者行業內轉化為新的投資。只有增加新的上市公司數量並且增加企業收入中用於分紅的比例,才能中國居民從企業增長的收入中得到實惠,從而增加居民消費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

過去十多年來,中國的國家財政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顯著增加,結果政府儲蓄在總儲蓄中的比重也有了大幅度增長。問題是,自從上個世紀九十年到末期以來,中國政府收入增長中的絕大部分用於投資。由於吏治腐敗和缺乏監督,許多政府的投資、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投資項目收益率低下。政府需要通過降低對居民收入的課稅、加強財政轉移支付和補貼以及增加政府的消費支出等措施來減少政府的浪費性支出。這樣做將有利於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總收入中的份額,從而達到促進消費的目的。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