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14-07-04
今年香港的“七一大游行”是近年來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游行,據組織者報道,共有五十一萬人上街。游行的主要訴求是“反對北京恫嚇,實現真正普選”。今年游行的人數如此之多,完全是北京政府造成的。六月十日,中國政府發表了“香港白皮書”,文件蠻不講理,將當初承諾的“一國兩制”說成是北京對香港的施舍,言外之意是北京隨時可以收回其賦予香港特區的任何權利。
2014-07-03
許志永、高瑜、浦志強等一批人先後被控罪,像征著習近平紅色恐怖時代的開始。其實從江澤民開始,就未停過抓人,但那時候玩得最多的是“捉放曹”,將被捕的異議分子作為交換籌碼,換取美國每年審核一次的中國最惠貿易國待遇。到了胡錦濤時期,中國已經取得永遠性最惠貿易國地位,那就是他們所說的盛世了。然而,當盛世的國君很可憐,此起彼伏的民眾抗爭和異議人士的“公民不服從運動”,令胡錦濤神經衰弱,夜不能寐,就發出“寧可看敵情重些,出手要重些”的必殺令,讓天下屁民都看個清楚,連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都關在監獄裡,連國際知名的藝術家艾未未都抓無赦,還有誰個不能治罪?
2014-07-03
剛過去的七.一遊行,主辦單位民陣指參與遊行的公民高達51萬人,共同表達他們對爭取真正的雙普選的決心。在遊行後部分人士通宵留守中環遮打道﹐香港警方凌晨清場﹐開創拘捕遊行人士的新高,達到511人,年齡由14至78歲的人士。300多人被扣留近10個小時後才獲釋放,各人立即投訴被香港警方不人道對待,包括不給予食物、食水、如厠、跟家人聯絡、跟律師見面及拖延辦理手續等。
2014-07-02
人稱“標哥”的陳光標是紅頂土豪的標簽式人物,他做慈善秀的誇張和低俗,和趙本山的小品有得一比。陳光標先是去台灣沿街派錢,日本地震時又去發放慈善物資,而這兩個地方的人民生活水平都高於中國大陸,標哥“劫貧濟富”的表演在台灣日本都討不到喝采聲。現在標哥更把低俗慈善秀演到美國來了,他在《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買下大幅版面做中英雙語廣告,宣稱要在紐約中央公園昂貴的船屋餐廳為1000名美國窮人及流浪漢提供午餐,並每人可領取300美元現金。
2014-07-01
回顧過了一半的2014,總的感覺是,這個世界正以令人不安的速度變的危險起來。最近一個令人不安的重大事件,就是伊拉克ISIS恐怖組織,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摧毀了美國花費數年時間和巨大代價在伊拉克實現的基本秩序。美國人訓練且裝備精良的數萬政府軍被僅有幾千人的恐怖分子摧枯拉朽,不戰而潰。ISIS不僅連克重鎮,而且已兵臨巴格達城下。
2014-06-30
香港民間為了民主普選,抗衡共產政權篡改民意,舉行了被中共不斷進行網絡攻擊的電子公投,最終錄得近80萬人次投票,扣除實體與電子重複選票,實則約79.2萬人投票,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多人參加的公投。
2014-06-27
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二十四日表決通過,將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的一個廣場改名為“劉曉波廣場”。由此,坐落在該廣場的中國駐美大使館的地址將變成“劉曉波廣場一號”。筆者堅決支持這項地名更動。從此,中國人名與許多美國的先賢的名字一樣出現在美國的路名中,這是美國人對中國人的尊重,值得慶賀!
2014-06-26
共產黨是靠鬥爭和陰謀起家和打天下的,所以鬥爭意識特別旺盛,陰謀想像力特別豐富。眼前的香港6.22公投和越來越逼近的“占中”爭取真普選行動,對北京產生了強力刺激效應,那份《一國兩制白皮書》就是鬥爭哲學和陰謀論的產物。
2014-06-26
正當澳門大學強調要打造大學成為一級的學府之際,在剛過去周末的畢業典禮上,一名女畢業生高舉支持學者發聲的紙牌時,傳媒拍攝之際﹐遭保安員阻撓兼拖離現場。此舉立即引來澳門記者協會及業界砲轟,校方其後發出聲明辯護﹐指拖記者離場是“迫不得已”的做法,因為要維持秩序云云。
2014-06-25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境內發生了一連串令人錯訛的大事。幾件大事之間的聯系顯而易見,中共現在的目標是境外敵對勢力。
2014-06-24
"香港公投"的結果超出所有人預料,很明顯,中共對港人的威嚇適得其反,產生了對自己不利的後果。對很多人來說,雖然無法預料會有如此多港人參加公投,但中共方面的言行必招反彈是事先就看得到的。由此提出的問題是,中共方面難道真不知道自己的言行很愚蠢嗎?
2014-06-23
六月中旬,國務院發表了《一國兩制白皮書》, 用洋洋兩萬字講述中港兩地的權力分配問題。當然,很多香港人因為這件事有嚴重的反彈,覺得白皮書違反了當年中國政府向香港人承諾他們可以有高度自治、一國兩制。相反,在北京眼中的香港人就完全不可信。這份白皮書,我不想去展述太多關於究竟香港是否有外國勢力入侵的問題。皆因陰謀論,無論如何你要相信的人,都永遠可以找到藉口、找到理由去相信的。但是,這份白皮書絕對可以反映得到中國政府和香港政府,或者香港人民一貫以來對權力和政府關係的一種深層次矛盾。
2014-06-20
前天, 中國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通報了自三月份以來發起的專項治理新聞敲詐和假新聞活動的情況。借此機會,這個中國最高的新聞檢查機構提出了進一步箝制新聞的一系列新規定。在眾多的嚴格管制新聞報道的要求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條是:“禁止記者站跨行業、跨領域采訪報道,禁止新聞記者和記者站未經本單位同意私自開展批評報道。”
2014-06-19
6月17日中午,中央電視台“新聞直播間”欄目播出報道《高考場上的神秘“考生”》,講的是河南查出127名高考“槍手”。這一內容成為18日中國各大媒體的重頭。
2014-06-19
中國總理李克強出訪英國,終在一片能否見英女王的爭論中完成。行程中,雙方更簽訂了一紙總值140億英鎊(約1475億人民幣)的經貿合約,當中涉及層面廣泛﹐由基建、能源輸送,至民生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