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09-11-19
上次節目中我們談到中國在贊比亞的企業和當地工人發生勞資糾紛,贊比亞工人舉行罷工和示威的情況。和很多非洲國家政府一樣,贊比亞政府站在中國資方,鎮壓自己國家的工人。因此,贊比亞如今是中國在非洲投資很大、關系密切,但在普通人心目中形像並不佳的國家之一,和中國的經濟關系因此也成為贊比亞的執政黨在選舉中的沉重負擔。
2009-11-18
最近,香港特首再一次提出要進行公開提出要再進行政改諮詢。他表示,香港的普選並非像泛民主派所想,不是你輸就是我贏,而是有可以達致民主派和中央政府都能滿意的雙贏局面。言下之意民主派不一定要咄咄迫人,要多往好處想,接受特區政府的提議。問題在於,特區政府又能代表中央政說多少話,表多少態,在香港普選問題上有多大的發言權呢?
2009-11-17
美中兩國領導人,從來也沒有如此多的內外理由進行全方位合作,這個利益大局,加上奧巴馬和胡錦濤的個性,決定了奧巴馬首次訪華必然成功。如有意外,更大的可能是正面而不會是負面的。
2009-11-13
昨天(十一月十二日),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2009年經濟形勢分析和2010年宏觀經濟政策取向”的研論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魏加寧對中國政府經濟刺激計劃進行了公開的批評。他指出,由於政府刺激計劃中資金的投向集中在國有企業,所以助長了中國經濟中“國進民退”的浪潮。這一趨勢嚴重擠壓了民營企業的生存空間,將會給中國經濟未來帶來很大的潛在風險。
2009-11-12
意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急於作出實際成就,向世界證明,他奧巴馬獲獎並非浪得虛名。11月15到18日,奧巴馬將應邀訪華。與中國領袖就世界最熱門問題達成協議,是奧巴馬中國之行的最大心願。
2009-11-11
二十年前的十一月九日,將德國柏林強行一分為二的柏林圍牆,一夜之間被柏林的德國人推倒,繼而被整段拆除,六個月後東、西德統一。這堵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東西方冷戰,共產超級大國蘇聯為封鎖柏林指令前東德獨裁政權突然興建,以為可以從形式上分割德國人民,從而在思想上也可以控制他們的水泥造圍牆,是人類文明歷史上的最大恥辱。
2009-11-10
盡管年近98歲,錢學森的去世仍然讓萬千國人深感悲痛,這絕不僅因為他一生成就非凡,更重要的是,人們一直能夠感覺到這位老人偉大的人格力量。三年前,當溫家寶前來看望時,錢老機敏地擺脫相互恭維的官場俗套,把話題轉向了當今中國烏煙瘴氣的教育現狀,說出了溫家寶並不想聽的話--
2009-11-09
昨天,《南德意志報》前駐京記者馬凱來到我家,談起德國女作家赫塔.穆勒——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你讀過麼,她的著作?”他問。我笑答我哪裡能讀德文。他問有沒有中譯本。我說起碼到她獲獎的那天還沒見過。不過也許,就在此刻,嗅覺靈敏、眼光犀利出版家正在趕著翻譯哪。他說,“你們太該讀了。她寫的簡直就是你們中國人的經歷。”
2009-11-06
今天上午,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追悼會在北京舉行。這位有“中國導彈之父”之稱的科學家與其他經歷相似的科學家們一道,為中國的現代國防科技奠定了基石。正因為如此,他不僅得到了中國政府給與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規格生活待遇,同時也得到了中國普通民眾的敬仰。對現代中國而言,錢學森遠不是一個獨立的個人;他更是一個現像,是他那一代的中國科學家復雜經歷的一個縮影。
2009-11-05
我們上次談到中國在非洲遭遇的“群體事件”,中國在赤道幾內亞的工人因為工資待遇問題罷工,被公司勾結當地警方武力鎮壓,導致兩人死亡,多人受傷。其實,中國在非洲遭遇的群體事件中,更多地是非洲工人和中國公司之間的勞資糾紛。其中贊比亞是一個很突出的國家。
2009-11-04
上海去年發生一宗平民闖入公安局殺人事件,北京人楊某渉嫌偷單車被扣在上海虹橋分局問話。期間大概被公安毆打,私處嚴重受傷,後來網上傳出有斷後之嫌。楊某後來被釋放,懷恨在心忿忿不平,遂帶刀返回虹橋公安分局,見人就砍,造成數名文職公安人員被斬死的惡性事件。
2009-11-03
10月16日,廣州市政府不顧其他地方政府的抵觸,率先在網上公布了114個政府部門的預算。這一決定,表面上是對10月8日,深圳“公共預算觀察志願者”組織成員李德濤在向中央及省市政府部門遞交上百封信息公開申請的回應,但正如李德濤本人所言,“這不是我們第一年,也不是我們第一次向市一級政府提出財政預算公開申請。”那麼,為什麼廣州要在此時作出這一重要姿態呢?
2009-11-02
但窮人必須恨富人,恨那些靠擁有土地而殘酷剝削他們的人,直到“反抗的怒火迅猛燃燒”“決心把這個鬼門關砸個稀巴爛”--這就是共產黨建政初始在農村推行鬥地主分田地、繼而合作化、公社化,最終將全部土地國有化的合法性依據。至於如今房地產開發利益分成中“地方政府占大頭”,已屬“六十年偉業-土地篇”之第二幕。
2009-10-30
昨天,第20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中國在杭州舉行,雙方都排出了強大的陣容參加這次會議。除了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與美國商務部部長駱家輝、美國貿易代表柯克共同主持此次聯委會之外,美國方面出席此次會議的還有包括農業部部長等在內的高級官員,中國方面則派出了包括商務部長、農業部長等在內的二十多名部長參與了會議。
2009-10-29
“群體事件”是中國近些年來國內政治生活中越來越常見的一個詞彙,它所指稱的一般都是公眾聚集發泄對權力機關不滿的事件。在過去,它們不是被叫作動亂就是鬧事,但現在,由於此類事件層出不窮,當局不得不使用中性化的語言了,否則每年幾百起動亂和鬧事,這不等於承認和諧社會是子虛烏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