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10-08-27
上周,中國的官方采取各種方式紀念深圳經濟特區成立成立三十周年。紀念者們不願意說、或者不能夠說的是,在八十年代的改革和對外開放中曾經發揮過特殊的作用的中國特區實際上早就已經“死亡”。不錯,在中國的大地上,的確還存在著形形色色的名為“特區”的地方,而且這些特區的地域一個比一個大,大廈一個比一個高,但是“此特區”早已不是“彼特區了”。僅僅是“形似”而已,那早年特區的“精氣神”早已經被閹割的干干淨淨。“特區”已死!
2010-08-26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俞靈雨最近在接受專訪時說,法律的執行難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現像,如果不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很難解決。
2010-08-25
8月18日,為了紀念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講話發表30周年,《財經》周刊以《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為題,采訪了原新聞出版署杜導正、原中央政治體制改革辦公室陳小魯和中央黨校王長江。我贊同《財經》雜志和杜、陳、王等對推動政改的呼吁,但是說政治體制改革是鄧小平的未竟事業,我卻有不同看法。
2010-08-24
8月14日,四川地震的中心映秀鎮遭遇特大泥石流。專家估計,此次泥石流的規模遠超此前的舟曲。幸運的是,當地人汲取了舟曲的教訓,才沒有重復多人被淹埋的慘劇。不過,剛建成的新家園再次毀於一旦。
2010-08-23
一個本屬於人間仙境的地方,暴雨過後,災難降臨:數百萬立方米的山體一瞬間崩塌,一條5公裡長,300米寬,兩層樓房厚的泥石流,順四條溝傾瀉而下,咆哮著奔向主流河道:8月9日凌晨,甘肅舟曲,人還在睡夢裡,地質災難降臨。
2010-08-20
三天前,中國政府的官方門戶網站(簡稱“中國政府網”)和中國商務部的網站均公布了中國政府在商務部內設立正部長級的國際貿易談判代表一職的消息。現任的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被任命為首任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另外兩位現任商務部副部長鐘山和崇泉被任命為副代表。這一任命很快便引起了國際媒體的關注,並被普遍認為是中國政府正在焦急地准備應對一觸即發的國際貿易戰的一個步驟。
2010-08-19
“中國奇跡”是近些年來有關中國和世界的學術和公共討論的一個最常見的話題。
2010-08-18
最近,香港幾家著名雜志刊出一系列文章,討論中共接班人問題。這些文章,仁智互見,各有千秋。其中一些有關中共高層的消息雖然難以證實,但提出的問題,卻非常值得關注,值得進一步討論和分析。
2010-08-17
8 月7日發生的舟曲大難與今年春天的玉樹地震的最大區別就在于,這不僅是一場完全可以防止的災難,而且,這場大難的鑄成,有太多人爲因素。因此舟曲大難不是天災,而是人禍。當局當然不願承認這一點,而是強調08年四川地震對周邊地質狀況的影響這個客觀因素。但是,這一次國內的媒體可沒有這麽客氣了。
2010-08-16
中國國內的《健康時報》8月5日報道了“武漢三名女嬰性早熟”的病例,三名女嬰的家長均稱孩子曾食用過“聖元優博”奶粉,懷疑孩子的性早熟和聖元奶粉有關。後在全國各地均報道類似病例,嫌疑直指聖元奶粉。
2010-08-13
上個星期,工業和產業信息部公布了一份關閉落後產能的企業和生產線清單。這份清單所涵蓋的行業有十八個,共涉及企業二千零八十七家。從行業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水泥、造紙、印染、焦炭、煉鐵、鐵合金等高污染工業;從地區分布看,除了浙江位於沿海地區之外,被限令關閉的企業和生產線大多坐落在經濟相對落後的中、西部地區。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長李毅中的一份公開訪談,關閉這些企業和生產線,是根據五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決定所采取的行動。
2010-08-12
如果問當今的中國人什麼是最常見的詞彙,這些詞彙又反映了社會的焦點問題,那麼最有可能當選的詞彙第一是腐敗,第二是維穩。
2010-08-11
在八月的第一個星期,兩位不同經歷的同齡作家,在不同的場合對中國崛起,發出幾乎同樣的呼吁:中國的崛起應是文明的崛起。這兩位作家一位是台灣的龍應台,一位是中國大陸解放軍中將劉亞洲。
2010-08-10
7月31日,正當千百萬農民工在酷暑的高溫中被迫勞作,成批中暑倒下甚至死亡的時候,《南方周末》正在北大百年紀念講堂裡舉行一場“向中國夢踐行者致敬”的盛大典禮。在舒適的空調下,主持人和嘉賓個個衣裝入時,光鮮亮麗,或演講、對話,或登台獻藝,其美輪美奐讓人聯想到奧斯卡的金獎秀。
2010-08-06
今年前五個月,中國的財政收入已經超過三萬五千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高達百分之三十點八,三倍於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與老百姓的實際收入相比,更是“飛速增長”。根據中國經濟學者們的預測,今年全年的財政收入將超過八萬億元。二零零二年,也就是胡溫執政的前一年,中國的財政收入不到兩萬億元,在不到八年的時間裡,財政收入便翻了兩番,這是中國所創造的又一個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