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08-08-01
我在上一篇的評論中談到,中國政府實行了一種不計成本的追求經濟增長的戰略,這一戰略正是當前中國滑向危機的根本性原因。中國政府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不計成本地追求經濟增長的最為突出的特征是人為地壓低主要生產要素的價格。
2008-07-31
毛澤東的稿費究竟有多少?這是一個值得全中國人民問一問的大問題。這裡並不是要妄自代表全國人民,而是因為從50年代到70年代,毛的著作是全國人民都必須買的,當時絕大多數家庭,尤其是在城鎮,每戶都起碼有好幾本毛澤東著作,從毛澤東選集、毛主席語錄、毛澤東詩詞到毛一些文章的單本可以說毛的稿費是全國人民省吃儉用從嘴裡和身上省下來的。這筆錢不管有多少,都是人民的財產。中國人民有權利知道它的總數。
2008-07-30
還有不到十日,北京奧運就要開幕。隨著東道主中國的運動員周日進駐奧運村,2008北京奧運的帷幕。百年不遇的北京奧運可以說是正式啟動。實際上,早在今年春節過後,中國政府已全力投入零八奧運的最後準備工作,特別是奧運的保安工作。
2008-07-29
還有十天,北京奧運就要正式登場了。對這個奧運,中國民眾有著特殊的情結和熱切的期盼。他們作奧運夢,已做了百年之久。今天,當這個夢想就要實現的時候,中國的普通百姓本該興高採烈,歡天喜地,可是他們有的很鬱悶,有的很失望,有的很憤怒。他們問,這個奧運是誰的奧運?
2008-07-28
最近,如果大家有去看一下報章或去聽一下收音機,都會知道香港的情況非常不妙,當然我指的是民生問題。香港在政治方面,不妙的情況將會是長期的,但是在民生方面,二零零八年的情況就真的不大好,最令人頭癢的就是通貨膨脹已經達到六點一,而且高處未算高。
2008-07-25
經過了一個相當長時期的高速經濟增長之後,中國經濟在當前遇到了自改革開放以來最為困難的時期。今年上半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高達百分之七點九;生產品的物價指數也在多年來第一次超過了消費者物價指數;一向被認為經濟最活躍地區的廣東和浙江等地出現了中小企業大量倒閉的勢頭;股市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跌幅;隨著股市和房市泡沫的破滅,銀行的壞賬也將進一步暴露;失業的壓力繼續增大,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不夸張地說,中國經濟極有可能滑向全面的危機。
2008-07-24
微軟大王比爾 蓋茨是世界級的名人,他的名字已經成為美國文化和美國技術在信息化時代領導全球的象征,就像愛迪生、萊特兄弟和無數美國科學家、發明家和企業家的名字代表了美國在20世紀對世界的影響一樣。
2008-07-23
馬英九於八月份會外訪多明尼加和巴拉圭,參加兩個友邦的總統就職禮,這是他於當上總統之後的第一次正式外訪,不過,有趣的是他外訪的安排非常低調。
2008-07-22
7月上旬以來,中國經濟決策層集中在江蘇、上海、廣東、浙江、山東等5沿海省市進行調研,與此同時,商務部、銀監會、國稅總局等負責人也紛紛出動。這一集體行動意義不同尋常,其重要背景,就是面對日益惡化的經濟形勢,中共高層對經濟政策發生嚴重分歧。以沿海各省領導為先鋒,質疑溫家寶宏觀政策的呼聲越來越強烈,中共不得不在奧運之前就緊急召開最高經濟決策會議,而會議面對的一個中心問題,就是人民幣該不該繼續升值。
2008-07-21
自從香港政府公佈十項所謂利民紓困的措施,當然一般的反應都不會太差的,始終政府都要從庫房把錢拿出來去紓解民困,但是大部分受惠的都是住在公屋和領取綜緩的人。而對於中產階級,政府也有一項措施是針對他們的,就是停徵兩年的外傭稅。
2008-07-18
中國的奧運外交進入了最後的沖刺階段。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胡錦濤應邀出席了在日本舉行的G8峰會。會上,胡錦濤是旁聽生,會下,胡則是主角。他利用和各國首腦面對面的機會,搞了幾個一對一的奧運推銷活動。推銷的結果,如果不是那個毛澤東思想輔導員的面孔和聲調,胡錦濤簡直可以得A!
2008-07-17
北京奧運還有三個星期就要敲響開堂鑼鼓了。盛世逢盛會﹐北京的興奮和緊張是不難想象的﹐以至於有人用"奧運焦慮症"來形容﹐尤其是奧運的保安。當局調動了全國的警力和正規軍﹐把個京城圍得鐵桶相似﹐外地人進京不知要過多少關﹐每根電線桿都由專人負責看守﹐連新建成的俗稱鳥巢的國家體育館周圍也安營紮寨﹐架起了防空導彈﹐祖國的心臟真正成了一座密不透風的紫禁城。
2008-07-16
最近,台灣發生了許多“藍綠”惡鬥的事件,其實台灣的民主已經開始有規模,但是始終意識形態的惡鬥還是無日無之。馬英九在上台之後,強調“不統”、“不獨”、“不武” 、“維持現狀”,這其實是乎合大多數的台灣主流民意。
2008-07-15
中共政權會崩潰嗎?中共政權崩潰的機制是什麼呢?這個過程會很長嗎?毫無疑問,甕安事件把這些已經被無數次提出的問題,再次提了出來,而甕安事件本身也為思考這些問題,提供了新的信息。
2008-07-14
目前香港通脹高企、物價暴漲,小市民當然會難以生活,而行政長官曾蔭權目前“插水”的民望是低處未見低,究其原因,當然有許多,如果再這樣下去,政府的管治威信便會全無,曾蔭權難以管治,讓人感到他無能,再加上最近發生了許多事情與政府的倒行逆施和施政失誤有關。目前,來自中下階層的民怨尤其厲害,於是曾蔭權想出一個計謀,就是要紓解民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