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09-04-30
我們上次節目中開始介紹美國的中國曆史學家瓦塞斯托姆的《中國的"美妙新世界"》,這本書。瓦塞斯托姆認爲中國現在已經不象一個由無處不在的"老大哥"監視下的社會,而更象一個用享樂主義來誘導人們遠離政治的時代,即所謂"美妙的新世界"。
2009-04-29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的一位高級官員,最近發表了一些令港人思想混亂的談話,這位名叫曹二寶的研究部長,公開發表署名文章,認為雖然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基本原則,但仍應有第二套輔助的管治力量。這支第二管治力量由港人大、政協和其他愛國力量組成。曹二寶還表示,在“一國兩制”原則下,並不等於中央政府甚麼都不過問,有些沒有中央出頭就難以解決的事,必要時還要由中央出頭解決的。
2009-04-28
明天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入主白宮一百天。評價奧巴馬的國內施政和外交折沖,一個新的概念正在成形,並在美國精英界引起熱議,這就是奧巴馬主義(Obamaism)。
2009-04-27
最近,全國人大代表、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蔡其華兩度就三峽工程發言。一次是人大提案,一次是接受《財經》記者采訪。
2009-04-24
我們在前面的評論中分析了中國三十年高速增長背後的主要因素及其他們之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力大小的變化。從高速增長背後的結構扭曲和環境汙染的嚴重程度看,中國經濟確有減速調整的必要。中國政府自二零零三年以來也逐漸認識到了減速調整的不可避免性。這正是胡錦濤提出“平衡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原因。但是,巨大的失業威脅和既得利益集團的抵制使得中央政府提出的經濟調整戰略無法得到落實。
2009-04-23
最近,傑佛瑞 瓦瑟斯托姆 (Jeffrey N. Wasserstrom) 的《中國的"美妙新世界"以及全球化時代的其他故事"》由美國印地安那大學出版社出版,引起了美國的中國研究學界的討論。
2009-04-22
世界級的香港電影明星成龍,日前在中國海南博鰲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了中國人需要管,不要太自由的偉論,引來中港台三地紛紛反感和狠狠批評。
2009-04-21
4月18日,溫家寶在海南博鳌亞洲論壇上說,他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已“初見成效,中國經濟形勢比預料的好”。這種自作聰明的中國官方話語,顯示了一種不老實的作風。因爲中國當權者事前並不公布他們對未來的預期,而總是在事後說情況比預料要好,讓人無從判斷他們講的是真話還是假話。
2009-04-20
入春以來,北大教授孫東東成了中國第一新聞人物。只爲他“負責任地”說出的幾句話:“對那些老上訪專業戶……至少99%以上精神有問題--都是偏執型精神障礙……屬于需要強制的一類。”
2009-04-17
中國2009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是全球關注的焦點。上個月中旬,世界銀行對此給出了兩種不同的預測版本。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先生說,中國經濟增長,也就是GDP,可望保持8%的增長率,而該行幾個不是首席的高級經濟學家們則認爲,中國2009年的增長率可能僅爲6.5%。僅在五個月前,他們還認爲中國2009年的增長率可達7.5%。
2009-04-16
"什麽是人民內部矛盾呢?就是可以用人民幣解決的矛盾"。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2007年對一個巡視廣東的中央領導人彙報時說的話。
2009-04-15
北京大學法學院司法鑑定硏室主任,中國衛生部專家委員孫東東教授,日前發表了一番驚世言論.令舉國譁然,世界震驚。他說:中國的老專業上訪戶,百分之九十九有精神毛病,他們都是些偏執狂傾向的人,需要把他們關起來,以免危害社會。
2009-04-14
“千呼萬喚始出來”,難産達三年之久的醫改方案終于與公眾見面了。中國的當權者知道,若方案再不出台,已無法向百姓和世界交待。醫改方案爲何如此難産?你可以說是當權者太無能,也可以說當權者對百姓的疾苦太冷漠無情。但是,難道醫改能早一點推進,政治上不是對當權者更有利嗎?是什麽難題讓決策者拖得如此之久呢?
2009-04-10
在前三篇同題的評論中, 我分析了“中國奇迹”背後的三個重要因素:中國的市場化改革、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以國家爲主導的特殊的政治結構。這三個因素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相互補充,一方面促成了“中國奇迹”的産生;另一方面,這三個因素對中國經濟增長影響力的相對消長又埋下了可能形成“中國奇迹”停滯甚至社會崩盤的誘因。
2009-04-09
在G20峰會期間,奧巴馬和胡錦濤首次會晤後,舉行了一個小時的閉門會議。媒體稱這次會面爲曆史性會面,不僅是因爲G2首腦首次見面,還因爲他們討論的議題,特別是會前炒得沸沸揚的以新貨幣取代美元的問題,可能對全球金融秩序造成重大影響。可是看了會後白宮新聞辦公室和新華社發的新聞稿,不少媒體爲會晤的平淡無奇而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