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10-01-29
昨天,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中國副總理李克強就當前世界經濟的復蘇和發展提出五點建議。這五條建議集中地表達了中國政府對當前影響其經濟發展最為急切的擔心。去掉李克強講話中的那些套話,不難看到,中國政府目前在經濟層面的擔心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擔心在經濟刺激計劃停止之後中國的經濟增長會嘎然而止;二是擔心其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會對中國經濟形成威脅。
2010-01-28
前幾天,大陸人民網發布了“一個中國網民致美國國務卿的公開信”,署名王捷,對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對中國政府的互聯網政策的批評提出反駁,引起了一些議論。從這封信的發布和這些議論上看,對公開信這種方式本身還有一些討論的必要。
2010-01-27
最近幾天,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日報》連續刊登了幾篇關於谷歌撤離中國的文章,措辭強硬,語帶威脅。其中一篇社論叫“誰也不要沖撞中國民意,”口氣儼然是中國民意的代表。文章警告外國政府和外國企業,要準確了解、把握中國的真實民意,不要誤讀,更不要去對撞。
2010-01-26
這一期《南方周末》的信息量巨大,折射了盛世中國許多近憂和遠慮,頗讓我震撼。
2010-01-25
重慶重拳打黑已入收官階段。在這場牽動了全國上下左右、富貴貧賤的大潮中,總的說來,圈內圈外、有關無關,多屏聲斂氣、順勢應時——天大的惱恨,比方廣東的汪洋,也只能先在肚子裡擱著。但即便一瀉千裡,也難免在這個那個坎兒上攪起小浪花。君不見,北京律師李莊接了龔剛模的案子,打算出庭為黑老大辯護,結果是自己惹上官司,一審被判有期徒刑兩年六個月。
2010-01-22
無論從人口數量、疆域面積、還是經濟總量上看,中國都是一個大國。但是在眼下,卻似乎是一個頗具“小國心態”的大國。這一點,在最近的關於海地地震的報道中表現無遺。至少從官方媒體的表現看是這樣的。當然,我希望絕大多數中國人有機會站出來證明官方媒體根本不代表國民。如果那樣的話,這個標題就可以改為“中國官方媒體的小國心態”或者“中國政府的小國心態”了。
2010-01-21
當今中國因為空氣污染,很多城市即使在月圓之夜最多也只有朦朧的而不是明媚的月光。但中國卻是世界上星光最為燦爛的國度。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國家有太多的大眾娛樂明星,而且換代的速度快得驚人,常常是一個名字剛剛被大眾熟悉,星光初露就被下一個明星的光芒掩蓋。很多顆星是在港台冉冉升起,然後在祖國上空大放異采。此外很多顆星在童年時期就開始發出寒光,例如那個在奧運開幕式上假唱的小姑娘。娛樂界之外,商界的明星也爭相輝映。但最耀眼的明星多半出現在每年春季的兩會期間,連海外報刊都爭相用各種望遠鏡探測中共政壇的“明日之星”。
2010-01-20
谷歌事件近日愈演愈烈。中國對外官方媒體,在沉默了幾天之後,開始以強硬的態度反擊。《中國日報》1月19日刊登兩篇社論,高調質疑谷歌打算撤出中國的決定,說谷歌的決定與其說是追求正義,不如說是受商業利益的驅使。類似的評論還指責西方媒體把谷歌的商業事件政治化。
2010-01-19
1月17日,當許多人以為谷歌離開中國已無可挽回的時候,網上卻出現消息說,事情還有回轉的可能。同時看到的還有“美國之音”對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的專訪:“美中關系要著眼大局”以及“中國網民情緒逆轉 七成認為谷歌被政治操縱”。
2010-01-18
受不了當局的頤指氣使,在甩出450億“打造崛起中國軟實力”的大戰場上,谷歌不玩兒了——或許,就在今年、就在上億寶愛小谷之P民的呼聲、罵聲、哀嘆聲以及“非法獻花”中,它要帶著難以述說的依依和無從發抒的郁憤,終於撤離中國。
2010-01-15
三天前,谷歌高級副總裁、公司發展和首席法律官德拉蒙德揭露,該公司在去年十二月中旬檢測到一次“來自中國的對谷歌集團網絡設備高度精密和有針對性的網絡攻擊”;並且進一步公開表示,谷歌不願繼續按照中國政府的要求對谷歌的中文搜索結果進行審查。眾所周知,中國政府在扼殺信息自由方面是不會輕易讓步的。因此,在許多人眼裡,谷歌的這一舉動無異於宣布其將退出中國市場。
2010-01-14
“第四代核心”胡錦濤的執政時日早已過半,可以對他的政績作一番盤點了。以中國歷代的專制傳統,一般老百姓都不知民主憲政為何物,只希望“清官好皇帝”來超度他們的苦難。每一次國家領導人更迭,老百姓都寄托了很多善良美好幻想,對胡錦濤也不例外。所謂胡溫新政“新”了一年半載,如今卻已陳舊不堪。
2010-01-13
2009年12月25日,中共操縱的司法,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重判《零八憲章》起草人劉曉波11年徒刑。消息傳出,舉世嘩然。這個事件意味著,胡錦濤政權在政治發展的道路上碎步前進的任何可能性已經消失。這還意味著,胡錦濤為自己的執政生涯正式蓋棺論定。
2010-01-12
上周宣判的李莊案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從知識分子主導的輿論看,薄熙來贏了官司,輸了道義。因為他對李莊案的明顯操縱,他為陷害李莊而不擇手段,特別是他對法治理念的輕蔑,激起了許多法律人和知識人的憤怒,損害了他的開明形像,不利他的政治前途。
2010-01-11
按照共產黨的“革命人道主義”,無論是單位分配公房的承租權,還是根據工作需要安排住房的使用權,以無房之第二代的資格住到自己仙逝,“先人遺澤”已經算是享用到了頭。章含之並非“無房”,依仗“毛周有話”硬接著住,管理方也無可奈何。只不知何時,章士釗居住該宅的權利過了戶,51號承租人變更為喬氏——雖然前部長是在章士釗故去後才搬入的,並不具備“共同居住人”天然承襲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