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10-02-26
昨天,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表了二零零九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由於中國沒有真正獨立的經濟觀察機構,這個公報便成為人們分析中國經濟數據的最重要的來源之一。對全世界而言,二零零九年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年頭。許多國家的經濟在這一年裡跌到了自二零零八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低點;而中國卻在這一年裡實現了百分之八點七的經濟增長。
2010-02-25
最近,在中國文聯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國作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聯歡晚會上,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演唱了前蘇聯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根據報道,胡錦濤是“即興”演唱的,但卻並不是獨唱,而是和吳雁澤、劉秉義和另一位歌唱家合唱。
2010-02-24
2010年頭兩個月發生的一連串美中衝突顯示,美國的對華立場似乎正在急轉彎。美中兩國關系在動蕩的虎年走向何處,因而格外令人關注。
2010-02-23
這一期《南方周末》的主題文章是:“文化大國,是否可能,如何可能?”,撰稿人是意中天,用意是給當權精英的“文化大國”夢,潑一點冷水。文章總結說,“成為‘文化大國’,也不應該是少數精英的一廂情願,而應該是全體國民的共同追求。國民活得有尊嚴,中國才有尊嚴;國民活得有文化,中國才有文化。也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可能產生出有影響力的人物、思想和作品。因為人民的實踐, 才是文化的源泉”。
2010-02-22
二月,對德累斯頓人而言,是無法規避的大日子,年年如此——哪怕65年過去,哪怕那場轟炸幾乎無跡可尋,還是忘不了。況且他們根本不打算忘。
2010-02-19
每到年關,辛苦經營一年的小老板們照例要“盤存”“算賬”,看看一年來是賠是賺,想想來年的生意該怎麼做;平民百姓也要回顧一下一年來的收入與支出,盤算盤算來年的生活。家庭是如此,社會也是如此。春節前後,在中國的報刊雜志上,算生活帳,盤點老百姓收入的消息也就不免比平時要多一些。其中有一則與百姓生活水平有關的消息比較引人注目,那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有關中國中產階級增長研究結果。
2010-02-18
2008年五月的汶川地震給當代中國無數家庭帶來了無盡的瘡痛,也給全社會留下了值得深思的教訓。地震也像萬花筒一樣把當代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和形形色色暴露在人們面前,給今人和後人認識中國社會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2010-02-17
在中共領導人的春節團拜會上,溫家寶對全國人民許諾,在新的一年裡,政府要在就業、醫療、住房和教育等方面切實解決好民生問題,而政府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一些評論員說,溫家寶的這番講話是中國高層在國家發展的最高思想方面發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顯示執政黨執政理念的一個跨越。我對這種說法很不以為然。
2010-02-16
溫家寶在新春講話中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他因此而打破了多年來中國的一個潛規則,那就是領導人一般只講國家尊嚴,而不說人民的尊嚴。因為中國當權者的一貫邏輯,是只要國家有尊嚴,人民自然就有尊嚴。
2010-02-15
虎年開始,由五位香港立法會議員請辭而觸動的變相公投行動,亦逐步由構思走向實踐。“五區請辭、變相公投”的構思,是通過全港五區、每區一位立法會議員辭職,讓全港巿民有機會參加補選,由選票表達對「落實真普選、取消功能組別」的意願,亦即是以確實的民意取向,反壓從而主導由特區政府主導的政制改革,走出既無時間表又無路線圖的政治困局。
2010-02-12
昨天,在德黑蘭慶祝伊斯蘭革命三十一周年的群眾集會上,伊朗總統內賈德宣布,伊朗在過去兩天中已經成功地生產出第一批純度為百分之二十的濃縮鈾,他還聲稱伊朗具有生產純度超過百分之二十甚至百分之八十的濃縮鈾的能力。雖然內賈德在講話中否認伊朗正在研制核武器,但是倨傲地向世界宣言,這並不是由於懼怕西方國家的威脅,而僅僅是伊朗在目前不需要核武器。
2010-02-11
我們上次介紹了英國《中國季刊》最近發表的楊斌教授的文章,分析1978-1978年雲南知青要求回城的請願運動的成功。那次運動是中共建國以來唯一成功的一次大規模自發的群衆運動。那麽,是什麽樣的歷史因素造成了這個結果呢?
2010-02-10
2月3日,胡錦濤就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發表講話,“加快”一詞竟然出現了39次。雖然無從知道內幕,但從胡錦濤急迫的心情,以及中共高層幾乎全數在場這一不同尋常的現象看,我的解讀是:爲了不讓危機在自己任內全面爆發,胡錦濤與危機的賽跑已被迫進入沖刺階段。
2010-02-10
2010年新年剛過,奧巴馬苦心經營的美中關系驟然遭遇寒流。近期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包括奧巴馬計劃會晤達賴喇嘛,對台軍售,谷歌遭黑客攻擊和接二連三的貿易摩擦,美中雙方均反應激烈。一場看似涉及外交、軍事、制度和貿易的全方位沖突,赫然拉開序幕。
2010-02-08
有比律師更精明的麽?有比“黨和政府”更強大的麽?李莊案真是破了中國刑事審判記錄——不服一審判決而上訴,到二審開庭,不見預期中的“我無罪”,竟然一上來就宣稱:“一審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我撤回上訴理由,我先前的上訴理由作廢。”場上聞者大嘩,連兩名爲他作無罪辯護的律師也懵了:一個認爲他如此說是言涉“譏諷”;另一位幹脆申請爲他做精神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