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档案
2014-01-28
许志永以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罪名获刑4年,王功权认罪后取保候审,至少暂时获得自由。这个结果,令许多一直关注这个案件的人士大出意外。据知情者说,原来一些人的估计是,罪名会加重为政治颠覆,刑期则可能高达十到十五年。
2014-01-27
中国大陆政治奇特之处,在于有任何政策公告,随时可以找到二、三、四、甚至五种以上解读。全世界都没有这个现象,几个封闭的极权政府除外。好像不久之前刚完结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算见到了公布,内容每只字都看得明白,凑拼在一起就意义全无。
2014-01-24
在达沃斯论坛昨天的一场讨论中,新近被《福布斯》列为中国首富的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表现抢眼。与其他的发言人开门见山讨论问题的风格不同,王健林发言伊始,就对他前面一位发言人进行了指责。他指责对方在他这位中国富豪面前批评中国的政策“不太礼貌”,与十三亿中国人的看法“不一致”。
2014-01-23
自从薄熙来被整肃,红歌热似乎有点退潮,加上在毛诞辰120周年组织的一台纪念音乐会《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被禁止,好像红歌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2014-01-23
踏入2014年,香港传媒接连迎来冲击,先是有55年历史的香港《明报》突然更换总编辑, 虽然由编务总监张健波暂时兼任﹐但明报员工透露管理层决意由一名马来西亚人越洋来港出任﹔香港两份报章公开承认广告商突然抽走广告﹔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及港澳办前副主任陈佐洱,藉近日有人意图闯入香港解放军军营,而催促香港政府尽快就《基本法》廿三条立法。
2014-01-22
80年代政治改革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党内高层保守力量远远大于改革力量。自胡耀邦下台后,赵紫阳就一直在孤军作战。
2014-01-21
没有人再怀疑习近平会不会改革,因为中国的情势已经非常清楚,他不改革就是自取灭亡。那么,习近平改革能成功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定义什么是改革成功。如果按照习近平在三中全会给自己设定的改革目标能否实现来定义他的改革能否成功,我认为他不可能成功。不过,改革的成败不应该这样来定义。
2014-01-20
香港其中一样闻名于华人世界的,就是在华文传媒之中,长期保持专业的新闻自由;然而这项新闻自由,已经一再倒退,以至响起全面的丧钟。
2014-01-17
昨天,中国的执政党颁发了经过修改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这是习近平上台以来,大力整顿吏治的一个的组成部分。而整顿吏治则是习近平试图缓解和平息官民矛盾的一个入手点,他希望通过此举使中国的执政党和官僚系统赢回在民众中已经丧失殆尽的信任,从而能够实现他所提出的“中国梦”。
2014-01-16
2013年10月,原北京八中学生、老红卫兵组织“西纠”的发起者之一陈小鲁公开就文革期间批斗老师的行为道歉。这无异于在干部子弟、红卫兵一代冰封的心灵上扔一颗炸弹,虽然一些同代人对此颇不以为然,认为他避重就轻,但是,社会总体是叫好声,以致于获得2013年度致敬人物的荣誉。
2014-01-16
香港社会为2017年普选特首的事,闹得沸沸洋洋。本月初,集结香港大部分泛民主派政党、政团及一些学者的真普联便公布一个名为“三轨方案”,即容许公民、政党及提名委员会3个途径都有资格提名特首候选人。
2014-01-15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进行了一场官方至今讳莫如深的政治体制改革。这场改革由邓小平发起,赵紫阳主持,从1986年9月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成立起,到1989年六四枪响嘎然而止,前后不到三年。这场短寿的官方改革在官方的纪录中,始终是个巨大的空白。今天,借纪念赵紫阳逝世9周年之际,反思这场政改失败的原因及借鉴作用,应具有特殊意义。
2014-01-14
上周,中外传媒广泛报道了索罗斯对全球经济大势的一篇文章,其中对中国经济的判断格外严峻。他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最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
2014-01-13
中共于 2004 年推翻自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于基本法白纸黑字的承诺,让香港于 2007/2008 年进行特首以及立法会的双普选之后,曾于 2007 年承诺,让香港在 2017/2020 年进行特首以及立法会普选;但如今已达 2014年,特区政府所推动的政改讨论,仍完全没有半分诚意。
2014-01-10
几天来,中国商人陈光标扬言收购美国老牌主流媒体《纽约时报》的新闻又有了新的发展。尽管《纽约时报》的控股人和发言人断然否认收购一事,陈光标还是在新年之后高调从北京飞到纽约。不过,根据几天来陈光标在美国的公开活动和中外媒体的反应看,他来纽约的目的,与其说是从事一桩严肃的商业收购,不如说是来上演一出为世界增添笑料的活报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