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16-12-09
日本經濟產業省昨天宣布,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這意味著日本將繼續維持對它認定為傾銷的中國產品征收高額“反傾銷稅”。雖然美國政府和歐盟國家的政府尚未對這一問題正式表明立場,但是歐洲議會在今年早些時候已經高票通過了一項沒有約束力的決議,表明歐洲不應該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而美國的當選總統特朗普在競選中也曾經多次公開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彙率和進行不公平國際貿易。看來,在這個問題上中國的主要出口市場國家的立場基本一致。
2016-12-08
中共政治局常委張德江紆尊降貴,接見“幫港之聲”頭目周融之流,訊號明顯不過,就是全面肯定他們護主有功,進而宣示中央政策,好讓他們分清敵我,加倍努力,繼續在香港帶動群眾,在輿論在街頭喊打民主派,死撐建制到底。
2016-12-07
12月2日,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和台灣總統蔡英文通了一個10分鐘的電話。消息傳出,美中兩國的政界和外交界立即炸了鍋。川普此舉到底是無心而為還是有意之舉,兩國的專家們吵的不可開交。
2016-12-06
在現代歷史上,恐怕很少有一個跨洋電話能像此次特朗普與蔡英文的通話那樣,傳遞如此豐富的地緣政治信息。
2016-12-05
自台美斷交的1979年以來,特朗普作為首個美國總統當選人,與台灣的總統蔡英文通電話接受慶祝,標誌著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在中國問題上可能改為採取強硬態度,令中國政府在先前選舉中動員為特朗普助選,再次顯示中國政府在外交問題上的無知,以及將為此付出代價。
2016-12-02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對河北民工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奸婦女再審案進行了公開宣判,該法庭宣告撤銷原審判決,改判聶樹斌無罪。消息傳到聶樹斌的家鄉河北省石家莊市下聶莊村,他的老父親和姐姐泣不成聲。這個普通的河北農民家庭,等待為冤死的兒子昭雪的這一紙判決,已經整整等了二十一個春秋。
2016-12-01
末代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來港贈言,並沒有驚天動地的錦囊妙計,他說的不外是政治常識A B C。
2016-11-30
這兩年來,中資企業大舉收購歐美企業,引發歐美國家的疑慮和警惕。最近,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向美國國會遞交年度報告,建議禁止中國國有企業收購美國戰略企業。中國知名經濟學家胡祖六稱,華盛頓此舉是“陷入了老派的冷戰思維”。
2016-11-29
特朗普意外勝選,究竟對未來意味著什麼?這是全世界精英都在緊張思考和爭辯的問題。回答這個問題的一個基本線索是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一輪全球化對世界帶來的最緊迫的挑戰究竟是什麼?我的看法是,這一輪全球化帶來的最大挑戰就是世界失序的風險急劇增長。表面上看,這個風險的主要原因是在這一輪全球化中主導世界秩序的美國發生了重大決策失誤,給中國崛起帶來了機會,從而顛覆了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但我同意這樣的看法,世界失序風險更深層的原因是對人類基本秩序具有顛覆性的技術革命。
2016-11-28
末代港督彭定康重臨香港,連續幾日成日全港傳媒的焦點,當中彭定康對港獨運動的批評,更成為中共方面難得引述魯平口中「千古罪人」的言論,令人側目。
2016-11-25
人們對反對全球化的聲音並不陌生,每當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召開重要會議的時候,都有聲勢浩大的反對“全球化”的示威游行。反對的內容包羅萬像,從反對使用童工到反對環境污染,從反對華爾街金融資本到反對戰爭,等等。許多人將其看成是左翼知識分子的嘉年華盛會,認為這樣的示威只不過是一群“吃飽了沒事干”的職業抗議者的娛樂方式,並不能代表底層民眾的利益。這次美國總統選舉的結果令人不得不重新審視上述的看法。
2016-11-24
不少人近日都細心推敲北京的心意,究竟誰可得到寵幸成為真命天子,出任下屆行政長官。但對於追求民主,爭取前途自決的港人,重點不是人選而是對策。
2016-11-23
這次美國總統大選,幾個重要搖擺州的選票,如賓夕法尼亞、密歇根、威斯康星、俄亥俄等,之所以悉數落入川普囊中,跟當地的白人藍領工人的支持分不開,其中鋼鐵工人起了很大作用。
2016-11-22
去年底,我曾經對一位美國頂級智庫的中國專家說,2017年的世界舞台有可能由普京、習近平和特朗普三個總統來唱大戲。當時這位朋友非常自信地回應說,特朗普絕不可能成為美國總統。我不知道這位朋友此時作何感想,但是他現在一定和許多人一樣,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對未來的美中關系意味著什麼?
2016-11-21
民主黨創黨主席、香港資深大律師李柱銘揭發,自從所謂「人大釋法」以來,其解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之間,加入了「及其」二字,令香港公職人員與議員,必須同時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香港特別行政區」,令他們必須不但向「特區」效忠,而更須要向「中共國」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