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17-01-31
春節期間,微信群組政治熱議的中心多日來第一次從美國轉向國內,這當然是因為《明鏡視頻》節前播放了對郭文貴的專訪,披露了傅政華借反腐大肆謀私的一些驚人內幕。
2017-01-30
自從民主300+在1200個選委之中,奪取了325-327席之後,中共強迫梁振英下台,令原本民主派針對梁振英的ABC(Anyone But CY)策略失去了焦點,於是民主各派為了特首的小圈子選舉之中如何投票,變成無休無止的爭論,主流民主派認為要維持ABC 的策略,只是C變成了 Carrie 即林鄭月娥,於是傳出要把票投曾俊華;一向較激的社民連與人民力量,以至自決派的朱凱迪、羅冠聰等,則認為絕對不能投曾俊華,否則將會失去道德云云,這場論戰的規格,由原來的年輕一代,爭論到社民連的長毛梁國雄,對決公民黨的前黨魅余若薇,一場民主派不可能贏的選舉之中,民主陣營卻再次選前先分裂。
2017-01-27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誓就職已經一周。在入主白宮的第一周,他簽署了一系列的總統命令,宣布了一系列新的國內國際政策、甚至采取了一系列的內政外交行動。他做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密集的、大幅度的改變美國政策方向的事情,在當代美國總統就職之後的短時間內實為鮮見。所有的人、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他的所作所為,基本上有一個共識:這個人對他在競選中所做出的承諾是當真的!贊成他的人為此歡欣鼓舞,反對他的人對此憤怒異常。
2017-01-26
今次特首選舉委員會一千二百名選委當中,民主派人士佔去三百二十多席,刷新歷史紀錄,但他們如何運用手上一票,至今依然眾說紛紜,甚至不知所措。有些人不打算支持建制派候選人,因為害怕惹來妥協甚至出賣原則的罵名,而令其道德高地失陷。所以由提名至選舉,他們只能支持民主派自己人。
2017-01-25
1月20日,美國總統川普發表就職演說,全世界都在屏住呼吸傾聽。這個就職演說基本上再現了川普的競選思維和競選主張,他的“美國優先”讓美國的歐亞美盟友,無不心煩意亂、無所適從。
2017-01-24
正如人們已經看到的,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並不意味著他啟動的美國政治革命以勝利而結束,而是意味著這場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那麼特朗普革命會成功嗎?
2017-01-23
香港特首的小圈子選舉舉行在即,自中共強行拉下最不得民心的梁振英,不容許梁振英連任之後,特首選舉明朗化,兩大熱門分別是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得到中聯辦系統的支持,而另一位則是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有商界以及部份民主派的支持,而另外兩位前法官胡國興,以至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則困難地爭取150個選委提名,隨時未能入閘。
2017-01-20
最近,中國執政黨召開了一年一度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與以往不同,今年的會議突出了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對所謂的“政權安全”和“制度安全”的擔心。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在講話中表達了習近平的這一擔心。孟建柱透露,習近平在一份指示中特別要求中國的政法系統“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這也意味著,從現在開始應對所謂的政治安全成為中國這個大國政法系統首要的任務。
2017-01-19
林鄭月娥辭去政務司司長一職,準備參選特首,但還未獲正式提名,不少人都害怕她不過是梁振英借屍還魂。
2017-01-18
上個星期,中國司法界第一把手、高等法院院長周強在政法會議上,公開向司法獨立亮劍,聲稱中國要堅決抵制西方的“憲政民主”“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等錯誤思潮影響,雲雲。
2017-01-17
新年伊始,習近平的意識形態話語戰就亂了陣腳。身為中國最高法院院長和首席大法官的周強公然宣稱要“向司法獨立亮劍”,引起中國法律人和知識分子一片嘩然,給本來就對習近平不滿的輿論形勢,火上澆油,形成了對當局更加不利的局面。這讓我不得不舍棄已經寫好的關於奧巴馬政治遺產的評論稿,而重寫本周的評論。
2017-01-16
特首選戰白熱化,中共中央同時批准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與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辭職參選,林鄭月娥再在同日第一時間,早過已經辭職長達一個月的曾俊華,去搶閘宣佈正式參選,其政治意義,就是要告訴那些仍在觀望的親共選委,正如工聯會黃國健於日前表示「訊息已經十分清楚….暗示中央已欽點林鄭出任下屆特首」;為達到這樣的目的,則市民以至其他人的觀感,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中共的欽點。
2017-01-13
山東建築大學教授鄧相超在微博中轉載否定毛澤東的言論,十幾個狂熱的毛澤東粉絲前往他所在的學院進行滋擾。隨後,山東省政府和省政協以罕見的快速度宣布解除鄧的山東省政府參事、省政協常委等職務,並且迫使鄧本人辭去山東省政協委員的職務,他所在的大學黨委也迅即勒令其停職檢查,並給予記過處分和強迫退休的處分。
2017-01-12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可能忙於完成任務,把故宮文物移師西九文化區,一於兵行險著,快速行軍,顧不得甚麼程序公義和港人感受了。
2017-01-11
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過,一篇前外交部副部長傅瑩的講話在微信微博詭異流傳。這篇講話雖然很快就由傅瑩本人、《環球時報》、察網和《財經》雜志先後辟謠,卻在海外廣泛流傳。海外著名媒體包括明鏡新聞、《蘋果日報》、《世界日報》、聯合報等,都競相報道了這篇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