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17-04-28
中國商人郭文貴與北京權貴之間“恩怨情仇”的鬧劇越演越具有吸人眼球的效果。前不久,郭文貴在明鏡電視台的采訪中點名叫陣中國公安部常務副部長傅政華,上周又在接受美國之音直播采訪時再爆猛料,聲言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指示調查中共二號實權人物、反腐運動的頭號負責人王岐山家人的腐敗情況。
2017-04-27
林鄭月娥當選特首,然後信誓旦旦,聲言修補社會撕裂,唯一結果只怕是使自己和公眾失望。
2017-04-26
滯留在海外有家不能歸的大陸富豪郭文貴,近日連續在海外爆料,吸引了眾多中英文媒體的眼球。他在明鏡電視和美國之音的三次直播,終於爆出了最大核彈:習近平整王岐山的黑材料。
2017-04-25
最近中國一個重要的政治事件就是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的熱播以及引起的空前熱議。該劇之所以引起巨大反響,直接因素就是該劇對中國官商權貴乃至社會全面腐敗的事實毫不回避。雖然生活中發生的這些事實並不令人驚訝,但官方居然讓這樣大膽暴露現實的戲出台,確實令所有人都深感意外。雖然解釋的角度和立場不同,但每個人都意識到這件事的意義非同一般。
2017-04-24
中國近年面對經濟放緩,工業與外資出走的問題日益嚴重,在對外市場無法突破,對內需求無法長期帶動GDP增長下,開始學下股壇的做法,把「概念股」的方式帶到政治;早兩年拋出所謂「一帶一路」的所謂概念,如今又拋出所謂「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然而有如五十年代中共初年的「大躍進」,只屬「用完即棄」的政治口號,根本不是從實際可行性去思考,而是先決定了口號,要後用一堆GDP與人口的數字吹捧所謂「合併」的「機會」,以為 1+1 可以變出 3,這當然不可能。
2017-04-24
上周在世界上折騰的程度不次于朝鮮金三胖的重量級人物,乃是在美國紐約來自中國的富豪郭文貴,郭文貴一改與明鏡電視爆料的第三季計劃,改由與有美國國家電視台之稱的美國之音合作,且做出密集的廣告。可是,郭文貴的廣告不僅沒有換來他所期望的救得家人,在國內的體制內專家錯誤和海外的情報系統,低估郭文貴救人的決心,錯誤地認爲郭文貴手中沒有任何自己陣營的腐敗材料。
2017-04-21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佛羅里達會談的許多具體成果還有待時間檢驗,但是“特習會”後中國政府在敘利亞問題上的態度轉變和在朝鮮問題上的立場軟化是一個積極的征兆。在敘利亞的問題上,習近平沒有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站在一起對抗國際文明社會;在朝鮮問題上中國向國際社會展示了更加積極的合作姿態。希望習近平的美國之行能夠成為中國外交的一個轉折點,從近年來奉行的那種一味顯示大國肌肉的“魯莽型外交”回到鄧小平的以為國家發展爭取和平環境的務實主義的外交路線上來。
2017-04-20
一場特首選戰,曾俊華以修補社會撕裂、香港休養生息為號召,民望迅速爆紅。
2017-04-19
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從歷史和實證研究的角度,證明了“修昔底德陷阱”的存在,並提出警告,美中兩國領袖如果不能避免戰略誤判,兩國之間的戰爭將是不可避免的。中國方面對這種說法,似乎很不以為然。
2017-04-18
朝核危機失控的風險迅速上升,正在發展為2017年全球最大的地緣政治危機。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最近說,朝核危機失控“沒有贏家”,這話固然有道理,但問題是,誰會是朝核危機失控的最大輸家呢?
2017-04-17
長期以來中國自認為是北韓的唯一朋友,所以華人從來幻想北韓是中國的友邦,而從來未想過北韓問題是一個威脅;然而自從金正恩不依章法出牌,一再勒索各方包括中國,以核武問題換糧食,卻又繼續堅持發展核武,中國真的打算接受一個擁有核武的北韓嗎?當北韓擁有核武之後,在各樣問題要求和中國「平起平坐」時,中國真的可以接受嗎?
2017-04-17
繼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離開美國佛羅裡達棕櫚海灘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參謀部聯席指揮中心參謀長房峰輝,便來到華盛頓五角大樓與美國軍方代表商討如何軍事解決朝鮮的核危機。與此同時中國本土派出強大的工作團隊,就中美兩國外交,經濟、人文、司法,網絡等全方位的話題展開聯絡機制的協商。
2017-04-14
在習近平訪問期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歡迎晚宴即將結束的時候,向正在享用甜點的習近平通報了美軍轟炸敘利亞政府軍基地的消息。特朗普事後在接受福克斯電視台的訪問時描述道,習近平在聽到了這個消息後,大約有十秒鐘沒有說話,然後要求翻譯再次確認這個消息。之後,習近平對向他通報消息的特朗普說:任何如此殘忍地使用毒氣殺害兒童的人都應該受到懲罰。習近平做出的這個即時表態,為中國政府後來改變對毒氣事件的態度奠定了基調。
2017-04-13
林鄭月娥在北京欽點下輕易當選特首,但她要擺脫做梁振英2.0的命運,關鍵不在她自己,而在於北京會否有權不用,放棄在港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2017-04-12
自特朗普當選為美國總統以來,關於美中兩國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討論,在太平洋兩岸再次掀起熱議。這些熱議在特朗普和習近平會面前後達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