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17-05-31
郭文貴的一連串爆料在5月29日進入白熱化,其內容之尖端,可謂史無前例。全程共兩個半小時,幾乎全都集中於王岐山。在這些爆料中,王岐山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公眾眼中清廉公正的反腐大將,成了十惡不赦的壞蛋。
2017-05-30
上周,特朗普的危機繼續升級。在國際方面,他的第一次出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穩住了以沙特王國為首的遜尼派伊斯蘭國家的反恐陣營,但大量增加向沙特輸出軍火帶來的中東危機升級的風險也很大。更重要的是,特朗普讓歐盟各國大失所望。默克爾總理公開表示,歐盟已無法像過去那樣全面信賴和依靠美英,而只有靠自己面對未來的巨大挑戰。這無疑進一步增加了全球失序的風險。
2017-05-29
早在三十年前,香港當時的「常識」或以前叫作「社會科」,早已指出香港「地少人多」、山多平地少,依靠大量填海土地等,因此香港早就遇到「人滿之患」,由交通擠塞到各種污染問題,早就困擾著幾代香港人。
2017-05-29
上周三,被紐約郭文貴揭露得體無完膚的北京地産腐敗大亨潘石屹也耐不住沈默,潘石屹登陸紐約曼哈頓自己公司總部。潘石屹在離開北京前無數次為替他公司增加樓面“容積率”的北京前規劃委副主任黃豔女士洗地。沒臉沒皮見人的現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豔,以及黃豔背後胡錦濤的老婆劉永清,只好把潘石屹派到美國,準備以法律訴訟拖垮風頭正勁的郭文貴。
2017-05-26
談到“一帶一路”可能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正面效應,除了上篇評論分析的“有利於消化中國過剩產能”的誤區之外,另一個流傳廣泛的觀點是,“一帶一路”有利於為中國過剩資本的尋找出路。真正釐清這個問題,有兩個關鍵點:首先是中國資本是否過剩;其次,對於國際資本而言,“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的投資環境是否具有吸引力,換言之,在那裡的投資是否能夠得到安全合理的回報。
2017-05-25
多謝特首梁振英近日連串的舉動,立法會應該如何調查他收受澳洲公司UGL四百萬英鎊事件,焦點已經逐步釐清。梁振英不能單憑一再反控他的批評者,便能證明自己的清白。
2017-05-24
自從FBI局長科米被特朗普炒了魷魚之後,彈劾(impeachment)一詞就成了美國政界和媒體議論的最熱門詞彙。特朗普被彈劾的幾率有多大,英國的博彩公司為此而開賭,而中國官媒和學者則猜測,如果特真被彈劾了,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2017-05-23
郭文貴每日“報平安”的一小時直播視頻節目,已經成為網絡自傳媒的一個經典現像。這個現像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如何理解這個現像?這個現像對歷史會發生什麼樣的影響?這是許多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2017-05-22
肺腑之言換來了中共以至美國中國學生的「追殺」;馬大中國學生會的前主席朱力涵攻擊這是「詆毀中國搏眼球」、「好自為之」、恐嚇「小心在美國出門也要戴口罩」;中共黨媒攻擊為「辱華」、「把美國人對中國的『成見』在一次放大」、「中國就有如朝鮮一樣」、「出了國應只會更愛國」、「等你在美國受到侮辱吧」、「人醜事多」、「賣國求榮」……一眾中國網民竟恐嚇楊舒平「別回中國」。
2017-05-22
蔡英文承諾加大力度改善日後原住民工作。蔡英文的態度與近30年大陸領導人一說起新疆、西藏少數民族問題就是黨和國家做了多少工作,投資了多少錢給自己黨塗脂抹粉形成強烈對照。
2017-05-19
北京的“一帶一路”峰會結束了,世界上那些最重要的經濟體不約而同地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計劃保持距離,這難免令中國領導人感到尷尬,但是中國的官方媒體仍然在會後開足馬力宣傳“萬邦來朝”的盛事。當然他們的文章主要是給中國普通民眾看的。不少外國媒體說了些批評的話,但是又能如何?中國的媒體和互聯網管制保證能夠將它們隔離在普通民眾的視聽之外。
2017-05-18
立法會議員私通行政長官,試圖影響立法機關調查工作,是香港禮崩樂壞的又一明證。
2017-05-17
自從特朗普上個月在他的佛州莊園會見了習近平,兩人的關係丕變。一對潛在的宿敵,轉眼間變成“哥倆好”,其變化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令美中關係觀察者和媒體目瞪口呆。
2017-05-16
特朗普革命令習近平的一帶一路戰略獲得了新的勢頭,因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這一具有偶然性的歷史事件,不僅顛覆了奧巴馬孤立中國的TPP,而且使美國深陷持久的政治危機,從而極大地消弱了美國在國際政治和經濟的影響力。習近平抓住了這一歷史性的機會,加大了“一帶一路”的賭注。
2017-05-15
故事中美國使館官員及時溝通泰國政府最高當局,與中國大陸政權跨境執法者展開較量,並進入了移民監把陳和女兒從後門帶走。可是中國特工發現後就開始追趕他們,最終在泰國機場發生爭吵、對峙的情節非常精彩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