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故事﹕多佛港的58條冤魂和話劇《58》


2004.11.22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2000年初夏﹐五十八名褔建非法移民為了到英國尋找他們夢想中的美好生活﹐拋棄家園及一切﹐被當成貨物一樣塞進貨車裡﹐偷運入英國當黑工﹐結果是他們不僅沒有找到美好生活﹐反而賠上了寶貴的生命。

red220.jpg
《58》劇照之一 (攝影﹕Geraint Lewis)

2000年六月﹐英國有關當局被一場惡夢似的事件搞得暈頭轉向。當關員打開一輛載有番茄經由多佛港海關進入英國的貨櫃車時﹐被眼前的恐怖景象嚇呆了。五十八條橫七豎八的屍體,呈現在他們的眼前。兩名僥倖的生還者向當局表示﹐當貨櫃內的空氣快要用完的時候﹐藏在貨櫃內的五十四名男姓和四名女姓偷渡客曾嘗試高聲呼叫及猛力拍打貨櫃﹐希望引起外界注意而獲救﹐但很遺憾,他們的努力白費了﹐沒有人聽到他們的呼救聲。

今年秋天﹐一間設於倫敦的東亞藝術劇場-黃土地劇院以這次的慘劇為題材﹐上演了一場紀念性的話劇來悼念死者﹐同時亦希望激發起人們對英國傳媒對非法移民為尋找美夢而白費功夫的刻板報導的反思。

這場以《58》為名的話劇是以數字、移民和運氣三方面作為的主題﹐劇中採用了大量被訪問的英國民眾對移民的廣泛意見和看法﹐被訪對象包括年青人、老年人、男人和婦女。他們被問及當聽到“移民”一詞時的聯想﹐採訪的錄影帶會成為話劇的一部份。

被訪者1﹕當我想及“移民”這個詞的時候,我就會聯想到政治庇護申請者或難民。

被訪者2﹕他們有文化,我想這是好事。

被訪者3﹕不快樂。

被訪者4﹕他們搶了本地人的飯碗。

被訪者5﹕雀巢鳩占。

被訪者6﹕我想“移民”這些事情是被夸大了。

被訪者7﹕對我毫無意義。

被訪者8﹕這個世界並非只是為本地人而設造的。

被訪者9﹕他們的文化比我們的要強。

被訪者10﹕任何人都應該機會均等。

被訪者11﹕彈藥、軍火、毒品,現再又輪到人口。

promo180.jpg
話劇《58》據照之二 (攝影﹕James Betts)

被訪者12﹕我不認為我有權利私下地對別人的背景作出評論。

被訪者13﹕我感到現時已不再與英國人為鄰了。

被訪者14﹕罪惡。

被訪者15﹕戰爭。

被訪者16﹕瘟疫。

被訪者17﹕恐怖主義。

被訪者18﹕布萊爾及布什。

《58》在英國各地巡迴演出後﹐又在離唐人街不遠的倫敦蘇荷劇院再演出一星期。首演當晚的招待會上﹐為多佛港慘案死者的家屬進行募捐。

黃土地是一間由五名英藉亞裔演藝家在1995創辦的﹐以倫敦為基地並作國際巡迴演出的機構﹐經常將傳統的中國戲曲和英國戲劇技巧融合在其製作中。黃土地除了在學校演出外﹐還有到英國各地的華人社區演出﹐為探索和推廣東亞文化及當代藝術經驗作出貢獻。

《58》的作者法國作家簫邦尼爾表示﹐在多佛港發生的慘劇﹐使他想講出這是一個全人類故事的看法﹐來抵消媒體的負面報導。

簫邦尼爾說﹐回想慘劇發生時的想法﹐他覺得這是一個可怕的故事﹐當時雖然是頭條新聞﹐但他敢打賭,過一個星期後﹐人們便開始忘記這件事。簫邦尼爾想﹐這個故事需要有人去講述﹐此?同時亦是對那種虛偽作出回應。而這種虛偽在大部國家都有﹐並不單單在英國才存在……

簫邦尼爾認為﹐過去他們為了“一己私利”可以橫行世界﹐沒有人提出半點不是﹐但當別人現在來到這個國家的時候﹐他們則說外來者搶奪他們的飯碗。簫邦尼爾譴責這種做法﹐他覺得這種做法是雙重標準。

作為話劇部份內容的錄影帶紀錄了十多位孩子接受訪問﹐講述他們的家族歷史。當中很多孩子認識到﹐在他們各自不同的背景中﹐都有著相似的移民故事﹐越是深入地探討就越難分辦誰是移民。簫邦尼爾說﹐就是這個共通的人生經驗﹐吸引他去寫這個話劇劇本。

簫邦尼爾表示﹕“這些人渴望美好的生活﹐到了不顧一切的地步﹐願意承受不可思議的風險﹐忍受奴役及束縛。然而有趣的是﹐你會自我反顧一下你的家族歷史﹐問一下你的家族過去曾作了些怎樣的犧牲。二十世紀充滿了這種移民的故事。愛爾蘭人就是因為飢荒而向外遷徙﹐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人正在逃避迫害﹐如果你正受到迫害﹐你應該是可以逃到另一處地方﹐雖然你並非經常會受到歡迎。但如果你的逃難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這是可以接受的。

“更美好的生活的含意很簡單﹐就是指僅僅希望可以養妻活兒,甚至只是想換上一身較好的衣服而矣﹐我們不是指那種想開著法拉利跑車的人。

“這令我想起是農民的雙親﹐他們不想在農村過艱苦的日子﹐希望過上美好的日子﹐所以從鄉下搬進城裡去。很多中國人懷著同樣的希望﹐但我們則象對待罪犯般般對待他們﹐或者可以說,有部份傳媒將他們作罪犯看待。必須停止這種做法﹐並要認真的進行反思。”

2w180.jpg

這一齣話劇將中國和英國的時事話題引進劇中﹐主要角色包括了一名負責將受害人遺物分門別類的年輕女警﹐一名來自河南省艾滋村,曾經賣血為生的陳姓中國青年﹐還有一名祖母因三峽建水庫被強遷的女青年。

由香港出生的謝大偉導演﹐簫邦尼爾執筆撰寫劇本的話劇《58》﹐嘗試以虛構的人物道出不同家庭及社會背景的新移民故事。

劇中要表達的觀念遠超平常的家庭和社區觀念﹐從某方面來看﹐這個要表達超乎個別家庭的觀念﹐涵?整條村莊。簫邦尼爾的意思是指﹐整條村莊各家各戶一分一毫地為偷渡者籌集費用﹐所以他成為了整條村莊的先行者的象征﹐代表著整個社區。故此﹐無論他們偷渡成功與否﹐都會引起整個社區的反應。

為尋找更美好生活而偷渡的這種社會現象﹐不單只是關乎於偷渡者的本身﹐很有可能關乎到他們身邊要依靠他的上百人。因此可以這樣說﹐偷渡是很多人的大賭注。(穆荻 蔣臻化)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