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美國、日本與台海關係(二)--桑恩

上一集、在華盛頓的美利堅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地區比較研究學系系主任趙全勝指出,美國與日本是台海關係的兩個重要外部因素。原因是近十年來大陸在亞太地區的形勢增強,已經對美國及日本的利益造成威脅,所以出現了美日聯手的局面,從美國及日本的戰略合作、兩國的外交及建立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三方面看到,美日正聯手牽制北京。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鄭宇碩同意,美日的確有聯手向北京施加壓力的趨勢,不過美日聯手並非單單針對北京或台北,而是因應亞太地區的形勢而作出的。鄭宇碩表示,短期內仍看不出美日聯手對北京有嚴重的影響,整個事態的發展有待觀察。另一方面,美利堅大學的趙全勝教授指出,去年他在上海出席的一個有關國際的研討會上,部分與會者擔心,一旦美日在外交上聯手對付北京,例如與台灣建交,將會令北京難以處理。至於北京能如何面對美日聯手,趙全勝表示,在該次會議中,有人提出中立日本以抵消雙方聯手的壓力,不過如何中立日本又是一個難題。台灣的陳水扁總統二號接見日本執政自民黨的訪問團時指出,台海和平是台灣、美國及日本的共同利益,又呼籲日本毋須太顧忌北京的反應。這並不是台灣的高層第一次向日本發出類似的呼籲。事實上,行政院秘書長邱義仁在陳水扁作出上述講話前不到一個星期,也在日本呼籲東京在台海兩岸關係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這些都顯示台北正採取主動,希望促使日本對大陸作出制衡。鄭宇碩指出,美國與日本向來是兩岸外交競逐的目標,而日本雖然因憲法所限,無法在軍事上對台灣作出援助,但基於種種原因,如:北京對日本的懷疑與不信任,台灣對日本仍有很多憧景。台北一方面不希望北京與華盛頓或東京發生衝突,影響亞太地區經濟及安全的穩定,但同時也想藉美國及日本去平衡北京。趙全勝表示,台灣未來發展應以和平及民主化作為主要目標,因為兩岸之間的鬥爭,無論牽涉任何外力,最後損失的也是中國人。趙全勝最後寄語兩岸政府,台灣既然是中國人第一個民主化的政權,應該去想想,如何將整個統合與兩岸交流的過程,變成政治多元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