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遊牧史觀:一部逆轉的大中國史》一書的作者俄尼斯・朝格圖(楊海英)出生於南蒙古,及後到日本留學並取得博士學位,現為日本靜岡大學教授,是一位鼓吹蒙古民族自決的學者。
2019-05-31
「六四30周年」前夕,香港新世紀出版社悄然出版中共元帥葉劍英養女、前記者戴晴的新書《鄧小平在1989》,本周五(31日)將在田園書屋正式發行。
2019-05-17
台灣最近吹起一陣「韓流」,我說的是「韓國瑜現象」。國民黨籍的韓國瑜,做過台北縣議員及三屆立法委員,其後又辦過學校。在參選並當選高雄市長之前,是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這樣的經歷,很多人都奇怪,他怎能在去年「九合一選舉」中打敗在高雄執政長達二十年的綠營候選人。
2019-05-10
《人類何以陷入戰爭》(Why don’t we learn from History?)英國戰略大師李德哈特(B. H. Liddell Hart)的遺作,由台灣軍事學者鈕先鍾所翻譯,近日由其學生揭仲再次審定出版的大作;這本書不是一本軍事著作,而是李德哈特談論其思想與政見,以至把眼光放在超越戰略的政治與歷史問題的作品,值得收藏與再三翻讀。
2019-05-03
《三樓書記室的暗號:最貼近平壤權力中心,前北韓駐英公使太永浩的證詞》以太永浩自90年代起,曾經在平壤外交圈中從事的工作作切人點,道出不少曾經發生在大眾眼前的北韓重大事件,例如「90年的兩韓申請加入聯合國事件」、「93年的北韓核危機」、「90年代中期的北韓大饑荒」、「2000年代的南北韓友好交往」與「金正恩的冒起」,當中事態發展不為外人道的北韓政府秘密運作原則。
2019-04-26
《滿洲國》一書的作者劉仲敬先生是一位博學的歷史研究者,過去曾經出版多本頗有創意的歷史研究書籍。《滿洲國》一書是近年少數有關滿洲歷史的中文著作,當中展現了跟傳統中國主義的歷史著作不同的陳述方式。
2019-04-19
拉斯布里傑在擔任《衛報》總編輯的二十年期間,全球報業,以至整個新聞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帶來戲劇性的變革。他是這樣說的︰身處這個改革時代,可以非常恐懼,也可以非常令人振奮。
2019-04-12
《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作者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以提出「修昔底德陷阱」來比喻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衝突,而廣為受到討論並為人熟知;這部寫於2017年的著作,早就預見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衝突,書中引用了大量歷史上類似案例,來說明這種鬥爭的危險。
2019-04-05
《BTS紅遍全球的商業內幕》一書是由市場企業學專家朴炯俊撰寫。他分析BTS的成功,還有一直被外界忽略的「努力」因素。
2019-03-29
對中國當局來說,2019年是政治敏感的一年,多宗重大「歷史事件」,適逢都在今年踏入重要的周年紀念,其中「西藏起義60周年」更掀起各界關注,也令當局步步為營,顯得更粗暴、更多疑。
2019-03-15
今次要跟大家介紹的書,或者分享的題目,可以說是與各位聽眾都有密切的關係。大家有沒有覺得「執屋」是一個大難題?有沒有覺得這是一個不時纏撓你的事情?今次介紹的這本書,正好為你提供一個解決的方法。
2019-03-08
《美、中開戰的起點》的作者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是美國現任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的主任,因此本書的參考價值,更在於分析特朗普(侵侵)政府的觀點,從而分析美中貿易戰的走向,以翻譯書籍來說,可謂趕上時事;而本書成書於2015年,其內容放諸於今日,更有如預言般,寫出了今日美中之間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