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富书评】《惊弦:汪精卫的政治生涯》


2017.06.16
bookreview310.jpg 【李兆富书评】《惊弦:汪精卫的政治生涯》

几星期前,无意中在网上见到“曲线求国”的讨论,令我联想到民国传奇人物汪精卫,也从书架上拿来买了多时但未有机会细阅的《惊弦:汪精卫的政治生涯》。

《惊弦》一书的作者李志毓,是社科院近代史所的年轻研究员,所以在某些敌我矛盾的立场,他是毫不含糊的。不过,细心阅读,就可以看得出,作者努力描绘和剖析汪精卫的政治生涯;由他如何由一个在什刹海暗杀摄政王载沣的热血青年,成为民国位高权重的一个政治家,到选择投向日本军阀政客,最终成为永远洗不走污名的“汉奸”。

要替汪精卫翻案,殊不容易;不过,平面片面地将汪精卫标签为汉奸,也是肤浅的。我对汪精卫感到兴趣,在于他人格的变与不变。他的变,在于外界和公众的评价和观感,也有他的立场;但他的不变,才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惊弦》这本书,引用了大量近年才公开的新史料,包括国民党党史会和台湾国史馆的档案,蒋介石、戴笠等人的书信稿件和笔记本等,所以当中对汪精卫的描绘是立体的。也是多得这本书立体地描绘了汪精卫,容许了我在完全不同的时空,去对这一代传奇人物作出心理分析。

汪精卫是个悲剧人物。在某程度上,是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假如要说这个人物有些甚么是一直不变的,那就是他在性格的最深深处,一直希望可以凭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国家的前途。在推翻满清之前,他力排众议,主张以零星力量,进行近乎恐怖主义的针对式袭击,最终甚至失手被捕。结果,他其实没有推翻满清,但他成为了英雄,也踏上了悲剧人生的第二幕。

民国,其实是中国由封建走向共和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政治制度仍然未及植根,权力还是源自于军权。在这个军政时代,汪精卫虽然出任过国民党中央军委主席,但他仍然以文人身份自居,所以他要屈居于以军人身份在公共舞台上表演的蒋介石。

1937至1938年间的“和平运动”,是汪精卫的政治生涯的最终回的序幕。《惊弦》对汪精卫在这段期间,从出走重庆,到游走于在香港和河内,以及当中与国民政府中央及各地方的联络时,遇到的颠簸和失落,有极细致的描述。

没有任何实质军队力量支持,也从未真正掌握过军队的汪精卫,可以凭甚么拯救中国和东亚于日本皇军的战火?对他来说,救国的唯一希望愿望,就是凭他以一个文人政治家的手段,让日本的军阀觉悟和放手。这一点,他错了。

但有两件事,汪精卫是看得对的:一,苏维埃支持的中共,是对中国的一大隐忧。二,中国基层社会潜藏著一股颠覆的力量,早晚会爆发。一代传奇,空有救国的意志和眼光;然而,时势做英雄,汪精卫曾经站在历史正确的一方,但性格使然,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要力挽狂澜,不惜站在历史的另一面。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