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档案
2015-12-25
离开了故土,海外华人,又特别是东南亚华人,家就成了传说,流浪却是永恒。但在意识形态隔绝的鸿沟的阴影之下,陌生与隔绝无所不在,寻找与追问也就成了读书人心底的结。今年10月,台湾29岁的新生代作家陈又津的新书《准台北人》由印刻出版社出版,一个女孩关于家族记忆的讲述,却撕开了华人社会关于族群和认知壁垒的追问。
2015-12-18
在刚刚过去的星期天(十二月十三日),美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安德逊(Benedict Anderson)与世长辞。出奇地,网上我看到有很多知识分子和媒体都报道了这件事,更提及到安德逊于1983年写的一部著名作品《Imaged Communities》。《Imaged Communities》中文译本叫《想像的共同体》。
2015-12-11
每一个时代的观点,都受制于该时代的思想角度与方式,约翰.托兰(John Toland)这本《帝国落日》,正正就是提出了当今华人几乎无法理解的方式,以至还原二次世界大战的真相,即究竟热爱汉文化的日本人,走上军国主义,以及在后来的侵略战争之中,如何自圆其说的「理据」。
2015-12-04
刚过去的年度东盟峰会正式签署成立东盟经济共同体(ASEAN Economic Community)的协议,加上已落实的泛太平洋战略夥伴协议(TPP)及亚洲基础建设投银行,一时间东亚地区多了两个新的区域合作组织,亦似乎为东南亚及太平洋的争夺揭开新的战幔。
2015-11-27
《中英街一号》是一部以香港历史为主题,并探索这个城巿未来的电影剧本,编剧尝试透过追溯六七暴动的一段历史,前瞻2017年香港的处境,穿越两个时空,以经历六七暴动的过来人,解开受雨伞运动洗礼的年青人心结,寓意深长,深具本土特色的剧本。
2015-11-20
大多数的史书,都会说秦桧是千古罪人,诸葛孔明是旷古铄今的名相。但我们有没有想过,秦桧曾经将南宋的经济稳定下来,更加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长时间的和平?又有没有怀疑过,岳飞的军功,其实有部分经后人美化,目的是为了支持宋宁宗的主战路线?
2015-11-13
当今华人对一百年前的首次世界大战,长期缺乏理解;虽然华人常大闹列强对大清的不平等条约,更 指责列强的「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可是他们同时把第一次世界大战贬为欧战,忘记了当时控制主宰全地球板块的,正是这些本土在欧洲的国家。
2015-11-06
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后,中国梦成为中国内政外交的最重要的主轴。不少分析将「中国梦」与美国梦作比较,强调中国梦背后的民族主义内涵。学界理论往往会将民族主义上扬视为挑战区域甚至全球安全的重要因素,毕竟在欧美历史的洪流中,因为民族主义引发的区域战争比比皆是。然而,橘逾淮为枳,民族主义在中国的角色会否不同,中国梦又会否挑战区域安全,沈旭晖的新作《解构中国梦》或会为大家带来一些想法。
2015-10-30
近年关于香港本土主义兴起的论述之中,除了陈云的城邦论外,《香港民族》这个论述,是另一受注目的议题。
2015-10-23
良久以来,活在极权或半极权体制里的人民都渴望民主体制,但是,极权者却会道出不同理据指民主不是好东西,又或民主不是灵丹妙药。究竟民主是什么?如何能达致民主?这些都是争取民主的人想知的问题。今集介绍的一本好书相信能基本上满足争取民主的求知者的愿望。
2015-10-16
1年前的占领运动,令到香港引起世界各国关注。今天,这场运动完结,国际舆论淡化,但是,香港仍不断有人再思这场运动的意念,并分析整场运动的‘失败’。在当中不断反思的,有牧师刘志雄及其一群信奉耶稣基督的弟兄姐妹,他们更自掏腰包复印这场运动整体的意念源头的一本书:《从独裁到民主:解放运动的概念框架》,并免费派发予香港市民大众翻看。
2015-10-09
《关山夺路》是王鼎钧以个人视觉记录国共内战的回忆录。 六十五年前那段激烈重构期历史的书汗牛充栋,但除却大陆和台湾戒严期,基于各自意识形态的表述类之后,能够留下深刻印像的,也就寥寥。再剔除政客回忆录中的谎言和文学家不著边际的浪漫,中文社会无书可看的尴尬,也的确让人无奈。 好在,有王鼎钧。
2015-10-02
今年五月中国解放军发表第九份国防白皮书,题为《中国的军事战略》,内容除提及军事现代化及中国面对的挑战外,其中一个重点是要求军队改变以往「重陆轻海」的组建方针,「加强海外利益攸关区国际安全合作,维护海外利益安全」,将中国海军的角色由「近海防御」外加上「远洋护卫」的要求,因而被区内其他国家视为中国由传统陆权走到海权的重要讯息。
2015-09-25
继《寻找家园》之后,高尔泰的新书《草色连云》于去年8月在台湾出版。该书收录了高尔泰今年来的10馀篇随笔、两篇访谈、两篇答谢辞、一篇演讲稿、和两篇附录和读书札记。
2015-09-18
台湾去年“九合一”选举中,民进党差不多垄断地方议席,但是,台北市这重要之都却没派人参选,完全支持“政治素人”柯文哲出战。人称柯P的柯文哲,亦抡夺台北市市长之位。一直只徘徊在台大医院与家门的外科加护病房主任的柯文哲,踏出医院进入门巷小弄,与无病的老百姓直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