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当选的加拿大世界小姐林耶凡(Anastasia Lin),是一名华裔,特别之处是一位人权活动家。她有家人在中国,但罕有地大胆批评中国的人权记录,即使可能今年底不能到三亚参加世界小姐全球总决赛。林耶凡亦是一名演员,她接受本台专访时说,艺术家不能表达自已的想法,艺术灵魂已被杀掉。 (卡帕/赵梓浩报导)
2013-03-06
新加坡在上月中爆发历年来最大规模的抗议集会。四千名民众聚集到新加坡市中心“演讲角”公园,反对政府提出大量引入外来人口的移民政策,但有居于当地的外国人认为,新加坡人不满情绪自相矛盾。有新加坡人则认为,国人反对新移民是担心中产地位下滑,未有考虑长远的经济发展。(潘加晴报道)
2013-02-20
农历新年,身在美国的华人同样重视这个节日,各州的华人社区都有举行庆祝活动,其中在纽约华埠举行的新春醒狮贺岁和花车大游行,就吸引了本地和来自外州数以万计的民众观看,唐人街的餐馆都排起了长龙,沙炮和小烟花等应节商品也很畅销,但亦都有商户表示,经济不佳,民众消费意欲仍然相对低迷。(潘加晴报道)
2013-01-23
马来西亚的反对党本月中发动大规模的和平示威,有十万人参加,要求政府实行政治改革。占当地四分之一人口的华人普遍关心经济、教育和种族平等等议题有华人认为,如果现任政府继续执政,他们不会看到希望和改变。(潘加晴报道)
2013-01-09
在纽约华埠营业近半个世纪的“人人冰室”在岁末终于关闭。虽然过去几年华埠多间老牌商店因租金上涨和生意不佳纷纷结业,但“人人冰室”的老板关荣濯直言,结业纯粹是退休。经历几十年华埠的变迁,以至911及最近的台风“桑廸”,今次风灾影响最大餐馆业顾客至今少了一半。(潘加晴报道)
2012-12-26
圣诞节和新年假期原本是合家欢乐的日子,但一些受到超级飓风“桑迪”打击的纽约地区华人和商户目前仍然挣扎复原重建生活。有居民正寻求政府补助重建家园,有商户亦都希望得到贷款,渡过难关。(潘加晴报道)
2012-12-12
埃及首都开罗上周爆发去年革命以来最严重的冲突,总统穆尔西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在总统府附近街道火并,造成至少7人死亡,600多人受伤。虽然穆尔西在周日(9日)撤销“扩权法令”但有关新宪法草案公投将如期在本周六(15日)举行。当地华人预期,反政府的示威会持续一段时间,他们将静观其变,暂时未有考虑撤离。(潘加晴报道)
2012-12-03
西班牙马德里一个主要商业批发区的华商在上月初举行罕见的罢市行动,抗议警方在该地区打击华人非法洗黑钱活动后,媒体对华商进行抹黑报道,将华商的批发区称作中国黑社会基地。有华商认为,当地社会的反华情绪日益高涨,其中一原因是华人喜欢炫耀财富, 但亦都有华人认为,犯罪受罚,这不是歧视。(潘加晴报道)
2012-11-14
中日钓鱼台争议影响,引发的反日情绪,不时传出有日本人在中国遇袭的消息,日人和日资企业都要提高警觉,但在日本的华人对近期的反华示威则处之泰然,认为日本人的示威都比较克制和理性但日人对事件影响经济活动较为不满。今日的节目,几位在日本的华人会为大家讲下日本人对钓鱼岛事件的反应和看法。(潘加晴报道)
2012-10-24
有危必有机,即使在枪林弹雨,动荡不安的阿富汗,仍有数百名中国人冒险到阿富汗求商机,来自上海的林根娣就是其中一位。她在当地开了一间不一样的海外华人餐馆,为求保障顾客和员工的安全,餐馆所有窗户都装有防爆膜,并雇用手持AK47自动步枪的保安员,但频频发生爆炸和绑架事件,让她生活在不安之中。今日的节目,林根娣会为大家讲下过去几年在阿富汗的经历。(潘加晴报道)
2012-10-10
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在上个月的911事件纪念日遇袭,导致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及另外3名美国人遇害身亡,今次袭击事件再次引起外界关注利比亚的局势。去年2月,利比亚冲突爆发以来,中国撤走三万多名侨民,大部份人因局势紧张未有回去。不过,还是有极少数的中国人冒险回到利比亚求商机,来自深圳的刘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今日的节目,刘先生会为大家讲下过去几个月来在利比亚的经历。(潘加晴报道)
2012-10-03
2012美国总统大选首场辩论,今晚(周三)就要在丹佛市举行。现任总统奥巴马与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在内政层面将正面交锋。不过,原来不少美国华人,心目中“锁定了”11月6日投票日的对象,“选人”不“选党”。今日的节目,还会请来研究过去美国200年总统大选的学者,分享她的心得。(何山报道)
2012-09-26
在持续的欧债危机下,今年德国经济仍将有小幅增长,但据预测,德国已出现明显的放缓迹象,不过,德国的个人消费依然强劲,欧债对德国国民未有太大冲击,但当地华人就担心欧债会拖累德国的经济。(潘加晴报道)
2012-09-12
在持续的欧债危机下,其中一个没有参与使用欧元货币国家之一的英国,亦连续录得第三个季度经济萎缩,并引发了各界对政府紧缩政策的批评。政府大幅削减福利开支,华人社区亦受到严重冲击,一些华人社区服务中心被削减全部经费,靠义工暂时支撑维持服务。当地的华人和华商都要勒紧肚皮,见步行步。(潘加晴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