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例运动文宣功不可抹 创意小志环球展出感动世人


2019.09.18
feature-propaganda1 「自由Hi !」香港社运小志展早前在台北举办,展出大批「反送中」运动文宣作品。(受访者提供 / 拍摄日期不详)

在香港持续超过100天的「反送中」运动,一直以「无大台」、「Be Water」作主要原则,除了有一班勇武「冲冲子」走在最前线,亦有「和理非」市民参与游行声援,背后还有多个文宣小组发功,创作大量精美图文和小志(小型杂志),宣扬「自己香港自己救」、「不割席、不分化」等信息,团结香港人齐心踏上漫长抗争之路。有小志团体更收集这些反送中作品,带到世界各地巡回展览,以作品内容反映最真实的香港局势。(覃晓言 报道)

80后创作人Forrest是小志团体ZINE COOP的成员之一,自今年6月爆发反修例抗争运动以来,他与一班志同道合的创作人,分别制作以「反送中」及争取自由民主为题材的小志,亦收集这些小志和文宣作品,举办名为「自由Hi!」的香港社运小志展,到底这些作品是如何产生,而在这场运动又占了如何重要的角色呢?

Forrest接受本台访问时坦言,在运动刚开始时,一班创作人已思考自己能为这次抗争做些甚么;加上社会出现不公义,更激发他们勇敢表态,以创作文宣作品来回应当权者,结果引起极大回响,是他始料不及的。

Forrest说:可能是在6月9日或6月12日,之后都发生很多这些(警暴)事件,慢慢开始出现例如这本「香港到底发生甚么事?(What is happening in Hong Kong?)」,就是发生警察清场问题,当时尚算平和,可能有少量冲击,有些示威者被警察暴力对待,已经引发创作人去制作这些连环图,或一些可以阅读的图文。

Forrest指,现时文宣组内有很多广告人、设计师、学生及文字工作者,包括他在内都毫不吝啬私人时间参与制作,他们在Telegram建立多个群组互相联系,不少人会独立创作,也会分工制作及提供意见,令文宣作品百花齐放。

文宣主要是呼吁大家齐心参与行动,或传达令人多加关注的信息,以简单直接的图像或口号表达为主,例如宣传集会、游行的资讯性图文,或带有「宣战」意味、讽刺政府官员的作品。小志则较有特色,除了有主题内容,亦刊载创作人的心声。

Forrest说:举例这本是我最喜爱的,关于一位爸爸与女儿参加游行,在游行场合有一些亲子对话,书名是女儿的提问,《香港有百万人游行 呀女问我》,到底是甚么一回事呢?其实这本小志刊载了作者与女儿的对话而引发的思考、思潮,我觉得这是小志可贵的地方,代表了作者的心声,而这些心声与时代都紧扣著,我觉得阅读时会产生情感,这是小志的可爱之处。

他说小志没有题材限制,亦少量印制,不用经过主流出版平台「审查」,作者有话要说,都可以透过小志抒发,在这次运动起了极大作用。例如很多人在运动中受到情绪困扰,有插画家制作「疗伤」用的情绪辅导小志。

Forrest说:举例如这本「事后情绪事」,是很迅速地完成于6.9或6.12之后,因为有很多人出现情绪低落时,插画家含蓄(Humchuk)很快回应了,制作出一些大家看完得以舒缓情绪的插画作品。

他不讳言,2014年占领运动的文宣作品,只有现场连侬墙上的打气字句,而今次文宣发展蓬勃,透过Telegram等网络平台广传,无疑对这场运动居功至伟,影响深远。

Forrest说:那种力量是会觉得增强了,觉得自己的责任大了,但同时亦觉得有种无力感存在,就是那股无力感,驱使大家会想做更多、更多的事。

面对香港的动荡局势,不少人对这个家园感到陌生,在香港土生土长的Forrest亦表示很难适应,而且对年轻抗争者遭到不人道对待,感到难受。

Forrest说:(香港)始终是出生地,还一直看著局势变化,甚至局势变差,自由渐渐收窄,或变得中国化,至2047年不能保证会如何,这场运动的发生,有很多画面是来不及消化,因为有太多预期以外的暴力,及对年轻人的敌视。我已经30多岁,年轻人只有10多、20岁,我已经有包袱,年轻人是没有包袱,有些是满腔热血,甚至我觉得他们最不同是对对与错很执著,他们那种精神都会感动到我,而他们面对如此多不人道对待,亦令人很痛心,我们要不停消化这些事情。

他透露,在经历这些伤痛过程中,创作了作品《薄簿仔》,当时正值全港多区爆发「连侬墙」冲突事件,让他思考如何面对这场属于意识形态的运动。

Forrest说:连侬墙除了可以让你写字句外,面对有人清拆,即以暴力对待一些如此用心去写的文字,又可否使用暴力向那些人还击呢?这些都是你会思考的事,衍生到我在这场运动能够做甚么之外,会更加理解到自己应该做更擅长的事,擅长的例如出版,收集更多的人声意、意见,让更多人知道这场运动,让能量去转化,叫自己继续努力下去。

为了吸引国际关注,他们将收集了超过50件作品,带到海外举办巡回展览,希望透过作品内容,传达最真实的香港形势。过去两、三个月,展览已经遍地开花,包括在加拿大、日本、台北及澳大利亚等,下一站将会是英国及马来西亚。

Forrest称,作品在台北及日本东京展出时,引起很多当地人关注香港目前情况,例如有台湾人很担心香港的抗争者,要求捐助物资给他们,亦有日本人看到眼泛泪光。

而负责加拿大多伦多一站的另一名成员Atom,更是感受至深。他在香港出生,九岁时因发生六四天安门事件,他随家人移民加拿大,近年回流返港。他今次为了香港争取民主自由,返加拿大举办展览时,听到来自大陆的参观者表达对争取民主的心声,有极大得著。

Atom说:我很记得举办这个展览时,有一位来自大陆的学生走来跟我说,你做的事很勇敢,我之前没想过自己做的事(办展览)算勇敢。他认为香港是全中国最后一个得到自由的希望,如果香港的情况也往下走,可能整个中国对民主的希望都没有了。他也记得六四事件,他说邓小平当年为何提出一国两制呢?甚么要有两制?是否当年看到香港这个稍为民主的制度,是值得中国去参考呢?

他称,很多外国人不了解香港反送中运动的由来,所以他会在作品附加这场运动的描述,亦会在部分作品附加六四事件的注解,让外国人更能理解对香港争取民主的重大历史意义。

Atom说:例如这本小志(封面)「这里是香港,并非中国——还未是时候(This is Hong Kong Not China Not Yet)」,对一位外国人来说,他会觉得很混淆,香港不是中国一部分吗?甚至有些人觉得香港可能是另一国家,会问你们(香港人)是否想独立?

另外,一群当地港人于今年8月在多伦多市中心举行反送中集会,亦令Atom大为感触。他忆述当日有大批大陆人来捣乱,挥动中国国旗向港人指骂,又驾驶名车包围集会群众,场面混乱,令他百感交集。

Atom说:当日有很多内地人出来滋事,大骂一些香港人,甚至有些内地人驾驶名车前来,挥动他们的中国旗,我觉得这个画面是很讽刺的。30年前你们都在争取民主,我们支持你们的,30年后到了香港人要争取民主,你们竟然责骂我们,那一刻我不知道应该心痛,还是应该觉得可笑。那一幕其实我很想说,真的令我很感触。

Atom称,多伦多展览的展期至10月,虽然他在寻找展览场地时,曾出现些微阻滞,但他们会继续努力将香港争取民主的作品,送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明了香港人的心声,与这场运动的精神和坚持,一直长存。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