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親北京雜誌《鏡報》再次批評香港電台

香港電台自回歸後不斷受到親北京人士和報刊的批評﹐一度引起港台是否享有編輯自主的爭議.最新一期親北京雜誌《鏡報》月刊再次批評香港電台以編緝自主為幌子﹐將公器作為某些人發泄政治意識的工具。不過﹐香港電台就首次針對批評作出回應。九月份的《鏡報》月刊中,刊登了一篇題為"香港電台必須改'邪'"的評論文章,作者鍾彥批評說,香港電台在殖民地時代,既是港英政府的喉舌,又是英美對華政治戰略的宣傳工具,回歸後,港台基本上還是那幾個人,但就一反政府政策宣傳喉舌的角色,對《基本法》,臨時立法會,香港特區政府入市打擊國際炒家以及人大釋法等報導,多屬負面和有敵意的。鍾彥又抨擊港台那幾個人的專業操守很差,而且政治偏見強烈。他認為,香港電台作為納稅人供養的公營電台,不應該以編輯自主為幌子,將公器作為某些人發泄政治意識的工具,作為某些極端政治勢力的代言人,充當美國政客反華的義務傳聲筒。文章最後警告,如果港台再不改邪,勢必要承擔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香港電台首次就批評作出回應,反駁文章中各項指控。港台強調,該台的編輯自主經歷長時間發展,不是反映單一種聲音的喉舌,港台的新聞報導一直以不偏不倚和客觀為原則,亦沒有刻意針對親北京的《大公報》和《文匯報》的報導。而在入境處縱火案後,港台請協助爭取居港權人士的甘浩望神父寫香港家書的同時,亦報導各界人士的講話,並不會誤導逾期居留人士繼續抗爭。港台強調他們願意接受意見,但更著重探索批評的內容﹐有則改之﹐無則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