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日)再傳來中國「一帶一路」項目觸礁的消息,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削減有關項目20億美元的貸款,並表態還將繼續壓縮。被稱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的「中巴走廊」未來命運堪憂。專家認為中國周邊國家開始意識到地緣政治安全性,他們不願意讓中國在未來控制自己的國家利益。(吳亦桐 / 程文 報道)
據巴基斯坦《商業記事報》報道,周一(1日),巴基斯坦鐵道部長拉希德宣佈,該國政府已將中國在巴基斯坦的最大的「一帶一路」項目貸款削減20億美元,理由是出於對該國債務水平的擔憂。
這個理由與今年8月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在北京宣布退出「一帶一路」的理由如出一轍。
拉希德在記者會上明確表示:巴基斯坦是窮國,無法承擔貸款的重負,因此已經把從「中巴經濟走廊」(CPEC)合作中,從中國獲得的鐵路項目貸款規模從82億美元減少到62億美元。
拉希德還表示政府仍然致力於推動這個項目,但是他希望成本能繼續從62億美元進一步降低至42億美元。
該項目是翻新殖民時代建造的從卡拉奇到白沙瓦綿延1872公里鐵路幹線,原定造價預算為82億美元,由中國政府透過「中巴經濟走廊」提供全部項目貸款。但有關成本的爭論令項目不斷推遲。
巴基斯坦一直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關鍵節點。其中「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旗艦項目,起點在中國新疆喀什,終點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全長3000公里,是一條包括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通道在內的項目。中國擬向相關項目提供總計600億美元左右的貸款。
但剛剛上任的總理伊姆蘭・汗領導的巴基斯坦新政府對中國投資持更為謹慎的態度,他成立了一個9人委員會重新評估並與中國政府重新修改協議,以減少該國對中國債務的依賴或允許他國共同經營項目。
有評論人士認為此次拉希德宣布降低鐵路項目的貸款,應是伊姆蘭・汗新政下「一帶一路」項目在巴基斯坦觸礁的序幕。
對中國「一帶一路」項目在多個亞洲國家接連觸礁,北京評論人士、歷史學者章立凡向本台表示,因為地緣政治等原因,這些近鄰近國家逐漸看清中國政府在「一帶一路」項目背後的企圖和對本國利益的傷害後,勢必會紛紛退貨和抵制。
章立凡說:主要還是地緣政治這種利益格局,決定周邊國家現在對中國項目的來源有警惕,特別是對「一帶一路」有關的,周邊國家擔心國家利益被中共控制。中共想通過她們的崛起把價值觀推廣傳播到全世界,引起了世界各國的警惕,不僅僅是西方,也有周邊國家。孤立中共的世界性格局正在形成。「一帶一路」正在走下坡,可能最終是拖垮自己。
旅居法國的民主人士、四通公司前總經理萬潤南認為,「一帶一路」是官員為迎合狂妄自大的習近平設計出來的一個建在沙灘上的政治工程,而參與的官員也籍國家項目撈錢,並把腐敗一同輸出,這樣的項目必然會出問題。
萬潤南說:經濟行為成為一個國家行為的時候盡干蠢事,習近平好大喜功,底下的大臣逢上所好,大臣也可以上下其手從中漁利,所以一拍即合啊。這個計劃到處碰壁是應有之義,因為整個這個東西是建立在沙灘上,所以完蛋、出問題是遲早的事情。
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姚敬在中共建政69周年招待會上,曾重點介紹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在整個「一帶一路」的先行作用。周一該使館還在開普省首府白沙瓦舉辦的招待會上推出「一帶一路」圖片展。依然在高調進行「一帶一路」的公關和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