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式臘味產品全部不符合中國新制定的衛生標準

中國將於10月啟用腌臘肉製品衛生標準,規管臘肉臘腸。而按照新標準,目前在全國生產銷售的廣式臘味產品將全部不合格﹐廣式臘味將會全部消失。

中國信息時報報道,國家《腌臘肉制品衛生標準》10月1日起正式執行,新標準增加了6項衛生標準,對腌臘肉製品的定義、指標要求、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要求、標識、包裝、運輸、貯存和檢驗方法﹐都作了明確的規定,同時還界定了腌臘肉制品的過氧化值、酸價、鉛、無機砷等理化指標,取消了食鹽指標,同時修改火腿中三甲胺氮的限量。

按新標準有關規定,僅“過氧化值”、“酸價”兩個指標,目前在全國生產銷售的廣式臘味產品將全部不合格。

報導說﹐起源於唐宋年間,至今有數百年歷史的廣式臘味,在新標準條件下可能會消失,這對於喜愛廣式臘味的廣大消費者來說,無疑是難以接受的。

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表示,廣東的臘味跟湖南、四川的臘味,完全是不同的工藝,不同的風味,就連中山的臘味,跟清遠、韶關的都有區別,完全統一到一個標準,恐怕比較困難。因此該協會正醞釀起草一個地方性標準,並送報質監總局審批。

中國的新標準屬於強制性標準,即無論是生產何種腌臘肉製品的企業都需要達到標準要求,其過渡期為一年,2005年10月1日前生產並符合相應標準要求的產品,允許銷售到2006年9月30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