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接受香港傳媒訪問時話,中國在投放清潔能源不多,未來五年發展核電,是必然路向,他們在選址方面會比較審慎,而且應該加強教育,使公眾認識核電的風險,以及防護方法。
馮飛說:選那些人口相對稀少、自然災害相對少的地方建立核電站,當然還要進一步審視這些核安全,在技術上、選址上、運行及建設方面。教育還是要兩方面,使公眾認識到核電的好處及風險,第二方面是一旦出現問題,怎樣來應付,怎樣來防護。
馮飛建議設立緊急機制,當發生重大災害,有一套更有效的應急方案,知道怎樣處理,避免出現搶購物資,好似星期四的搶購食鹽潮。
中國目前運行的核電機組有十三台,分布在江蘇、浙江同深圳,發電量接近11千兆瓦,而在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會增建超過二十個核電站,發電量達到80千兆瓦,佔全國發電量大約7%。
正在興建中的廣東台山核電站,附近赤溪鎮多名居民都感到無奈,認為怕也怕不來。居民說:假如大亞灣出事,香港也會波及,香港人都會驚。沒甚麼好怕,沒怕,順其自然吧。輻射是人也怕,如果有問題,當然加多些安全好些。
另一方面,香港的綠色和平項目經理張韻琪說,他們歡迎總理溫家寶調整核安全規劃,將安全放首位,在核安全規劃得到批准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她又說,香港環境局去年曾表示,香港在未來10年,能源供應將會有五成來自核能,她説,經過日本的核災難,香港政府應該吸取教訓,擱置核電擴展計劃,她希望環境局官員盡快作出交代。投資大亞灣核電廠的香港核電投資公司表示,會密切留意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的發展,並會採取措施加強營運安全,公司又強調大核有三個後備電力系統,即使核電中斷,亦會有電力泵水冷卻系統,而且壓水式設計有兩個冷卻水系統,如果洩漏蒸氣,是不會帶有輻射。大核主要股東中電發表聲明,指大核不會擴建,但綠色和平認為,中電的說法只是轉視。
張韻琪說:中電應向公眾解釋,除了大亞灣之外,他們是否願意擱置其他的核電投資計劃,對於這個訊息,我覺得是一種轉移視線的技倆。
張韻琪說,綠色和平在星期日將會舉行一項心繫日本地震,反思核電安全的燭光晚會,除了令市民知道日本核災難所造成的情況,讓市民可抒發一下情緒,同時亦希望市民可望趁着這次機會,反思香港的能源政策,是否應該減低核能供應,向政府反映。(戴維森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