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國在海嘯救災中的國際地位


2005.01.12

《華爾街日報》周一刊登評論文章表示﹐與其他國家對南亞災區紛紛慷慨援助相比﹐中國這個新掘起的亞洲強國﹐在此次的多國救援行動中未免顯得有點兒微不足道。

文章指﹐自從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發生地震及大海嘯後﹐不少國家立即宣布提供大量援助﹐承擔大量的救災責任﹐僅美國就派遣出一萬三千多名官兵和配備直升飛機的小型聯合艦隊前往救災﹐並且承諾援助三億五千萬美元賑災﹔日本政府亦罕有地派遣了兩艘驅逐艦和一艘補給艦﹐同時承諾提供五億美元援助﹔澳大利亞則承諾提供八億一千萬美元的援助﹔連挪威這個小國也承諾提供一億八千三百萬美元的援助。

與此相比﹐中國只承諾八千三百萬美元的援助﹐在救災現場方面﹐中國僅派出了一支人數不多的醫療隊﹐和一些DNA檢驗專家及一些通訊設備到印度尼西亞的亞齊地區。

文章認為﹐中國失去了一次在其後院--亞洲表現強國地位的黃金機會﹐不過專家指出﹐這次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單一對外援助﹐不能不顧現實地希望中國作出更多的捐助﹐儘管中國不斷宣傳他的經濟實力﹐但中國還是一個相對資源有限的發展中國家﹐所以在海嘯救援方面相對顯得力量不足。

文章表示﹐中國並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救援捐助與其他國家相對比是少了些﹐在受到外界批評後﹐外交部長李肇星急忙與高層商討對策補救國際形像﹐然後對外宣佈﹐將捐助從最初的二百六十萬大幅提升到八千三百萬美元。然而專家指出﹐不論中國怎樣人為地想扭轉這種局面﹐現實表明中國是無法與美國爭鋒的﹐甚至連日本也不如。

原因不僅是中國不如這些國家富有﹐在救災能力和經驗上﹐中國都不如這些國家﹐中國也沒有強大的遠洋艦隊﹐沒有運送飛機的航空母艦﹐又沒有巨型的貨運飛機﹐更沒有足夠的直升飛機承擔長途貨運空投的任務。

文章表示﹐儘管中國瞭解自已的能力有限﹐但仍然竭盡全力去爭取更佳的救災表現﹐總理?家寶在雅加達的救災鋒會上慷慨地表示﹐中國承諾對救災的援助再增加二千萬美元﹐令中國的捐助總數達到八千三百萬美元﹐並且宣佈免除斯里蘭卡的債務。

不過文章繼續說﹐中國雖然努力在國際救援行動中爭取強國形像﹐但從一些細微的動作中﹐可以看到中國領導人對自己的微不足道地位感到尷尬。

文章說﹐雖然得不到中央宣傳部門官員的證實或否認﹐但據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記者表示﹐中國宣傳部向媒體派發了報導海嘯救災的指引﹐要求傳媒在報導時只強調中國對救災作出的努力﹐不準報導其他國家的貢獻。在?多的不準規條中﹐其中一條是嚴令禁止媒體把中國的救災貢獻與其他國家相比較﹐尤是與中國的宿敵日本作比較。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