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政治局常委诞生 习近平权力核心成型
2017.10.25

中共新一届权力核心周三(25日)诞生,留任政治局常委的习近平和李克强,分别连任中共总书记及国务院总理;早前呼之欲出的5人,包括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及韩正,不出所料当选政治局常委。当中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被誉为「中南海首席智囊」。有时事评论员分析,掌管意识形态的王沪宁,看不到他未来5年,会有改革性的政策或思潮。至于习近平有这样的人事安排,不排除是为了第三次的连任做铺垫。(文宇晴 报道)
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选出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连任中共总书记兼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会见中外传媒。
习近平说︰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当选的其他六位常委同志,李克强同志、栗战书同志、汪洋同志、王沪宁同志、赵乐际同志及韩正同志。
习近平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第三度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其馀5人均首次晋身中央领导层。习近平表示,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习近平又对自己继续担任总书记,表示是对他的肯定,更是鞭策和激励,未来会继续落实「十三五」规划,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他又引元朝诗人王冕的诗作《墨梅》,欢迎记者在中国多走走看看,继续关注中国的发展变化,更全面了解及报道中国。
习近平说︰我们不需要更多溢美之词,我们但一贯欢迎客观介绍和有益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分析,尽管习近平强调「新气象、新作为」,但是首次晋身常委的5人,都不是60后。意味著到二十大后,习近平可能会打破「七上八下」的中共惯例,让自己继续当上最高领导人,甚至变相出现最高领导人「终身制」。
刘锐绍说︰十九大我称为「习近平的大会」,从人事布局上可以看到,政治局常委中没有一个是1960年后出生的。过去每一次权力交接时,都会间接亮出未来接班人,但习近平不做。为甚么呢?就是有利于他目前管治。没有接班人,若二十大他要继续留任,就会顺理成章。
5名新任政治局常委中,62岁的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较为触目,他原是复旦大学学者,撰写过多本政治研究著作。
1995年,他进入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担任政治组组长,成为中央智囊团成员。之后以「国家主席特别助理」身份,陪同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出访,并协助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他于2002年出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时,亦时常陪同时任总书记胡锦涛考察和外访,更参与「科学发展观」理论起草工作。2012年十八大,王沪宁成为第一位晋升政治局委员的政策研究室主任,得到习近平的重用,几乎每次外访考察时都有陪伴。他亦有参与习近平「中国梦」论述的起草和提供意见。有指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王沪宁也参与其中。
曾与三代总书记共事的王沪宁,被誉「中南海首席智囊」。
香港时事评论员林和立指出,王沪宁在十八大以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身分晋身政治局,开创先例。能够成为三朝元老,代表他能迎合不同领导人的性格特点而自我调整。
林和立说︰他是政治化妆师,他现在负责意识形态和宣传,虽然他没有很多行政经验,但是过往中央研究室主任从未进入政治局。所以他能在5年前进入政治局是已经是一个破例。王沪宁会出谋献策来迎合习近平口味,但看不到他出一些改革性的政策或思潮。
有香港媒体统计,新一届的25名政治局委员,15人首次晋身政治局,当中至少有11人曾经与习近平共事。连续两届当选的10名政治局委员,除了新一届的7名政治局常委,还包括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中央统战部长部长孙春兰,以及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其中孙春兰是政治局内唯一女性。
中共最高领导层已正式换届,任期五年至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