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23-03-22
習近平周一抵達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在推特上發現一個有著5萬多追蹤者的推特帳號,張貼出普京向習近平下跪,並緊牽著習的手的「照片」流出。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通過照片中的6處細節,確定此張「照片」屬於偽造。
2023-03-21
近期抖音博主「開芯喵」上傳「韓國人被駐韓美軍毆打,被油管各國網友群嘲! 」短視頻,獲得超過2.7萬點贊、900多次評論及分享。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查證後發現,短視頻中剪輯了兩個抗議片段,但它們都與「駐韓美軍毆打韓國民眾」無關,屬於移花接木的錯誤資訊。
2023-03-20
一些中方媒體稱「美軍偷中國援助敘利亞的救災物資」。經查證,相關照片為美國士兵在土耳其支持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工作場面。美國國防部、美國國際開發署回應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表示:所謂「美軍偷物資」的說法是絕對錯誤的,該名士兵當時是在土耳其官方的統籌下裝載一批來自多個國家救災帳篷,因此帳篷包裝上會有各種語言的標識。
2023-03-17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測試在ChatGPT上以中國敏感詞進行問答,發現操作ChatGPT時使用不同語言或不同問題,有可能反映出不同的意識形態與觀點,甚至出現事實上的偏誤。我們透過專家分析ChatGPT的問答生成原理,以及資料庫運作邏輯。
2023-03-15
澳大利亞、英國與美國周一宣布,在三方安全協議架構下,將協助澳大利亞取得核動力潛艇。儘管美國已解釋核動力潛艇不攜帶任何類型的核武器,中國仍批計劃「構成嚴重核武擴散風險,違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國際法學者告訴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中國指責是沒根據的假設。
2023-03-14
《紐約時報》報道,情報顯示,一個親烏克蘭組織去年襲擊了天然氣管線北溪二號。有中國官員、官方媒體借紐時報道,在社媒發布文字、圖片影射美國拜登政府為幕後主使。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認為,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這些說法有失客觀、公正。
2023-03-09
2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多次標榜中國政府尊重人權,強烈譴責其他國家對穆斯林的歧視和迫害。經查核,中國外交部的這些言論不僅涉嫌對內對外「雙重標準」,稱中國從未對少數民族進行屠殺、掠奪和種族滅絕等,並非事實。
2023-03-08
中國外交部長再度指控美方長期違反《八一七公報》向台灣售武。《八一七公報》確實載明雙方有條件地同意美國繼續售台武器,且並未設定美國停止對台出售武器的日期。公報與相關電報也載明,減少乃至停止軍售的前提,是中國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如果不提「和平方式」這個前提,單單指控美國違反《八一七公報》,僅是中國片面立場。
2023-03-08
全國政協委員戴斌說,中國已與150個國家簽署互免簽證協議,中國護照的含金量越來越高,說走就走的目的地越來越多。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認為,戴斌的說法是誤導。事實上,包括中國官方自己的公開資訊都明確指出,中國與150多個國家簽署互免簽證協議,適用範圍絕大多數限於中國的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及公務普通護照,多數民眾出國旅遊持用的普通護照並不在其中。
2023-03-07
ChatGPT掀起熱潮。有專家提出:ChatGPT「學習」的材料來自網絡內容,但網絡上簡體中文知識大半來自中國,內容經過中國政府審查。如果ChatGPT學習的材料來自這些被審查的內容,給出的答案也很可能就像個「小粉紅」。另一方面,中國境內的評論者也注意到了ChatGPT「有問必答」這種特性可能跨越中國政府對言論管控的紅線。
2023-03-02
近期,中國大陸和港台媒體相繼報導美國總統拜登曾說出「毀滅台灣」計劃。消息源頭是美國廣播節目主持人嘉蘭·尼克森的推文,經台灣前立委蔡正元在臉書轉發,再經媒體引用,製成一篇篇「拜登又失言」、「驚吐真心話」的毀滅台灣內幕報導,台灣的外交部發聲明澄清,而中國外交部要求美方解釋。尼克森上周六在推特發布影片,談論「毀滅台灣計劃」推文被瘋傳的現象,坦言自己常發嘲諷(satire)推文。至今卻未見先前大肆報導「毀滅台灣」計劃的媒體報導他的「說明」。「毀滅台灣說」如何從嘲諷推文演變成內幕新聞?
2023-03-01
香港親中媒體大公網發表《台民眾下「拒客令」 麥卡錫還有臉竄訪?》一文,稱「台灣最新民調顯示,近85%的台灣民眾非常不支持麥卡錫赴台」。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比對數據發現:首先,文章引述的數據符合台灣TVBS新聞網於2月6日發布的網絡投票結果;但網絡投票結果並不能夠直接等同為民調結果。TVBS民調中心於2月9日發布的「陳建仁組閣與麥卡錫訪台民調」。這份民調顯示:56%民眾表示歡迎麥卡錫訪台,23%不歡迎,20%沒意見。
2023-02-28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一則短片,內容為一名記者在美國國務院記者會上質疑美國是否通過「監控」其他國家,才得知中國無人飛艇飛過40個國家領空。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查閱記者會全文和完整錄影,發現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對此做出了回答:「資訊來自公開報道和外交管道」。華春瑩所分享的影片中,發言人回答問題的部分已被刪去,讓發言人看起來像是被問得手足無措。
2023-02-28
央視稱美國用「大約17美分的百元美鈔」購買其他國家的價值100美元的商品和服務的行為,是「赤裸裸的掠奪行為」。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認為,印鈔成本不等於貨幣價值,是現代金融常識。世界各國的紙幣本身都不具有價值。稱美國用「成本只有17美分」的美元紙幣購買對應幣值的商品是「掠奪行為」,是完全不符現代金融知識的錯誤信息。
2023-02-20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指控中國朝仁愛礁附近的菲律賓海警船發射軍用鐳射光,導致船員暫時性失明。中國外交部與菲律賓外交部皆認為主權遭侵犯,互控對方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核查後發現,海牙國際法庭於2016年做出的南海仲裁,是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於相關地形的定義,裁定仁愛礁是「低潮高地」,中國及其他國家無權主張領土主權。中國稱仁愛礁是其領土屬於單方面的政治主張;而稱其執法行為的依據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則屬於與國際法事實不符的誤導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