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富,还是不满政府?

香港近期多宗涉及「豪门」的司法案件均引起公众关注,「仇富」话题迅即成为讨论热点,网民怨言四起、甚至触发游行抗议。有媒体认为是香港仇富情绪逐步升温,但参予抗议的人士就否认他们「仇富」,只是不满政府政策倾斜,一向偏袒富商、财团的利益。有学者认为只有政制改革,才能改善目前的不公平现象。(占墨 报道)

2010.08.18

近期香港有多宗与「富人」有关的事件引起社会争议。其中名媛袭警案最受到关注,曾先后三次袭警的被告因警方引用轻轻微的控罪起诉,法庭没有判处监禁,网民纷纷质疑司法不公,偏袒有钱人,有团体组织上街游行。触犯廉署防贪条例被判刑的港大医学院前院长,通过「释前就业计划」提前出狱,也被质疑是享有特权。由港铁监管的八达通公司,擅自出卖市民私隐、巴士公司拒绝员工加薪要求引发工业行动,令市民对大财团的批评白热化。

对于市民的这些反应,媒体认为是仇富情绪升温的表现。多份报纸刊出关于仇富的评论,电子媒体也以专题形式探讨仇富问题。

不过,长期接触基层的社区组织协会干事施丽珊对本台记者表示,基层市民并不会对富人产生仇恨。反而政府的一些不公平的政策,才是引起基层市民不满的成因。

施丽珊说:“基层无缘无故讨厌有钱人,或者觉得是有钱人就讨厌的情况,我觉得不是很明显。反而更多地觉得是不公平的制度,比如他们会觉得政府偏帮有钱人,或者是质疑为什么有钱人有多些票。他们更多地是将情绪摆在不公平的制度,或者政府不公义的资源分配方面,就不是说讨厌某一个富人。”

施丽珊还表示,现在引起市民反感的富人通常是在表现财富的时候态度嚣张,对于隐含在制度中的不公,很多市民未必很清楚理解。不过由于互联网的兴起以及年轻人的意识提升,如果不公平的现象没有改善,仇富情绪可能会积聚并互相感染。
   
施丽珊说:“如果那些有钱人在表彰自己有钱的时候流于表面,态度嚣张,就容易引发仇富问题。但如果是隐藏在制度里面,其实很多居民是不知道的,不是很多人知道这其中的情况,但是很多人都知道政府的很多政策都是偏帮有钱人的。以后如果再多些这样的情绪,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上网的人,他们很多人的意识提升了,见识的东西都多,知道存在很多问题,当更多人在揭露这种事情,知道的人也会越多。而且有的时候这些情绪会感染的。”

同样关注基层社会的立法会议员梁耀忠也认为,仇富一词并不恰当,基层并没有仇恨谁,而是质疑社会资源分配存在很多不公。

梁耀忠说:“我觉得不是仇富,而是觉得社会上的资源分配不公道、不公平。我觉得用仇富这个字眼来讲不是很恰当,不是仇恨他们。只是质疑为什么社会上层的人士分到的资源很好,但基层却分得很不理想。比如巴士公司的员工,比如九巴,赚了六亿多,但却连多一点点工资都不愿意加。”

梁耀忠指出,政府将一些资产卖给财团,在公共事业上又实施可加可减机制,令很多大财团在赚到钱的时候仍然加价都不受规管,而小市民则觉得政府让大财团在他们的钱包中不断拿钱。

梁耀忠说:“政府现在所谓的可加可减机制就让他们可以加就加,加到最尽,不受监管又不受问责,比如巴士、电车赚著钱也要加价。政府又将资产卖给财团,财团买了回去就可以为所欲为,西隧就是政府买了给财团,现在财团要加价,政府又无可奈何。就令到普罗市民觉得政府不断都允许大商家在小市民的荷包里面拿钱。”

梁耀忠说,政府应该要强硬态度,不能让公共机构说加就加,要制定一套机制出来保障市民的利益,不能让财团在专利盈业里面罔顾民生。

对于有人认为,仇富问题在80后之中会更加严重,一向热心社运的中大学生会会长黎恩灏对本台表示,他觉得现在身边的仇富情绪不算很强烈,但是经济上的负担加重、政治权利的减少等因素,让他觉得仇富的情况可能会愈趋严重。

黎恩灏:“我觉得现在不是很强,但是接下来可能会越来越强,第一,我们香港房地产的发展、楼市的问题,楼价越来越高。第二就是我们的政治权利似乎越来越少,虽然我们解决了2012年的方案,但我们到现在都没看到什么时候能有普选,所以对于前景我觉得很不乐观,而这种不乐观不是纯粹由经济造成的,也是由政治气候造成的。”

黎恩灏表示,很多80后出来抗争,为的都不是自己的事,而是整个香港的事。他觉得他们的担忧不是自己的利益会被损害,而是看到未来的香港面对极度贫富不均,经济发展极度僵硬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所有人最后都要承受的。他认为,政府应该重新考虑自己的角色,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解决贫富不均问题。

黎恩灏:“我会觉得如果政府想要改变现在这个贫富不均加剧的时候,政府应该去考虑究竟自己的角色何在,未来政府是应该知道自己是有一个财富再分配的责任的。就比如说我们需要一个大政府,我们不再需要一个小政府。这个大政府是帮助社会的资源,比如钱、比如资金,将这些再分配,而是说政府本来有这样的能力去做这种分配,而我们是不会有的。我是不能去抢了李家诚的东西去给一个穷人的,这些是应该由政府做的事情。”

不过有学者认为,目前政府很难在政策上有所改变。中大政治及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岳指出,政府多年来的政策一直偏向商界,让社会资源向大商家倾斜。如果现行政治体制没有改变,政府很难主动去改善这种不公。

马岳:“政府这些年来其实一直的政策都是对商界很有利的,规管做得不足够,就令到在竞争层面大商家会很有利。慢慢就使得小商户的利益被蚕食,还有社会保障不足够,令到社会的资源很大程度上向大商家倾斜。如果现在的整个政治体制不改变,我想政府比较难去主动做一些事情去大幅改变现在的事实。”

综合学者同社运人士的意见,虽然香港仇富情绪并未见高涨,但市民对政府施政的不满,在民调中可见一斑。港大上周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特首曾荫权的支持度和工作满意率都跌出新低。记者由上周五开始,分别联络政府新闻处及劳工及福利局,询问政府是否有针对贫富悬殊问题的政策,但两个部门连日来互相推责,到周三傍晚仍没有回应。而新一年的《施政报告》发表在即,不少学者或团体都提出建议,希望特首重视民生,出招缓解贫富差距,挽回民望。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