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選舉形態產生變化

香港新一屆行政長官選舉即將舉行,今屆除有兩名建制派人士選外,還組織龐大的助選團隊及聘用公關公司,天天爭取曝光機會,刻意接近社會基層,令選舉氣氛異常緊湊、激烈。有學者認為,隨著普選的時間表日漸接近,小圈子選舉的形態正產生微妙變化。(文宇晴報道)

2011.12.26

由一千二百人組成的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於十二月中順利產生。至今已經表態參選的,分別有前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民主黨主席何俊仁以及民協主席馮檢基。而今屆的特首競逐,投票權仍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上,兩名泛民參選人肯定會出局,因此,社會大眾均明白,今屆特首選舉,只是唐、梁之爭。

最早表態參選的前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雖於各個民意調查中的支持度一直領先,但他在選委會政協界別中,只是以 69票低票當選選委,票數排在尾五,對於他是否能夠獲得150名委員的提名,跨進特首參選門檻仍然是未知知數。

至於上月底才正式宣布參選的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支持他的陣營就在多個分組界別中囊括大部份議席,可是,唐英年的民意支持度,就仍然被梁振英遠遠拋離。
過去董建華及曾蔭權,都是得到中央政府的“祝福”後參選,即泛民口中的“欽點”與董建華角逐的只是陪跑者;泛民的梁家傑挑戰曾蔭權,更是螳臂擋車,慘敗收場。今次,因中央仍未就支持那一位參選人作出表態,兩個建制派參選人均有機會問鼎特首寶座,令選情增加了懸疑色彩,兩名參選人也比董、曾兩人更賣力拉票。

出身富商家庭的唐英年,跟前國家主席江澤民關係良好是不爭的事實,而梁振英就被指是共產黨地下黨員。兩人過去的一個月都不敢怠慢,幾乎天天落區接觸不同階層的市民、又出席大大小小由民間組織、政治團體所召開的論壇、回應質詢。

一年前已經開始不斷接觸社會各階層傳播政治理念的的梁振英,最近在各公開論壇中經常打民生牌,表示關注現時低下階層的生活情況,若成為特首後會著力改善房屋、教育、醫戶療等社會深層次問題,他又強調自己基層出身,過去在測量界所得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耕耘。他說:“做專業跟做生意不同,不能繼承,要靠自己努力。不可能坐著渡日,恃著可以繼承父業。”

似被對手暗打,生於紡織業世家;二十年前棄商從政的唐英年亦不甘示弱,他公開回應指,要成為特首必須具備領導能力,強調自己過去在政府內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他說:“一個人的出生是没有得選擇,但可以選擇另一條革命路線。過去在政府的工作經驗你要熟悉政府這一機器,如何令那十多萬人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為社會服務,要有一定才能先可以做到。

除了民生議題,兩名建制派候選人多次公開表達見解外,一些被視為敏感性;容易得失選民及暴露立場的政治議題,唐英年和梁振英都有開腔表態。

於上周四自由黨舉辦的論壇,唐英年被問到一七年普選行政長官的提名門檻,他表示會盡量爭取。他說:“這個框架是要社會提意見,行政長官交報告,人大常委會同意,我當然是會爭取最開放的提名門檻,這個提名門檻有多開放,就要視乎社會在諮詢文件裡面他們提的意見。”

而另一名參選人梁振英表示,無論明年選舉或一七年普選行政長官,最重要是有高民望。他說:“我都三番四次公開講,如果當選要中央任命,要當選要有六百零一或更多選委支持票,但更加重要我有第三方面,就是有香港市民認同及支持。”

另一邊廂的兩名泛民參選人士何俊仁和馮檢基,相比起唐、梁兩名建制派參選人就顯得没有那麼爭取曝光率以及刻意搶民意。

何俊仁接受傳媒訪問時指,他今次參選志不在特首之位,而是要將市民的訴求得到重視。他說:“我再三強調不要有幻想說民主派參與了會改變整個局面,這是一個小圈子選舉,但我們會達到一些重要的效果,效果就是香港的聲音要聽到。”

至於馮檢基就指,他參選特首是為了給予市民為2017年普選提供熱身機會。他說:“這之選舉我很認真,我今次當作普選那樣角逐,今次的贏輸不是重要,重要的是顯示市民需要公道。”

對兩個不同派別的人,在這次選舉中的競選行徑截然不同,尤其是建制派參選人在爭取基層認同的層面上表現積極,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教授馬嶽接受本台訪問時認為,中央容許兩名建制派參選人士出現,製造互為競爭的激烈場面,目的可能要為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作試金石。

他說:“第二是我相信中央也樂意見到兩名建制派候選人,會把今次的選舉當作真正的選舉來去做。無論這一屆誰來做特首,也要面對下一屆的的普選。所以現在有一個預演的機會,所以作出一些爭取市民支持的舉動,對他們判斷下一屆能否選特首或這些人是否適合參與普選,會是一個不錯的參考價值。 ”

馬嶽又指,唐、梁二人著力爭取市民支持,正好表示,他們認同一個擁有民意基礎的特首才能對香港作出有效的管治,這一點甚至是中央今屆考慮的主要因素。他說:“我想有不同的因素,因為他們要競爭,所以他們覺得在民意支持這一範疇也是其中一個中央可能會考慮支持那位的因素,所以就會努力出外活動爭取市民的支持。我想現在中央已經考慮,若誰人當上今屆的特首,開始的時候他的民望已經低的話,對他的管治有一定的困難。我想他們也吸收了曾蔭權的經驗,縱使曾蔭權頭兩、三年的民望也高,但最後也是跌得很慘。所以新的上台也是民望低,一定不利往後的統治。

對於泛民派出兩名參選人角逐,馬嶽認為在這個小圈子選舉中,他們只屬“陪跑”性質,但可以迫使有機會成為未來特首的唐英年或梁振英,回應社會民生問題,日後執政便需要遵守承諾實踐。他說:“我想他們有機會入到閘進行辯論的話,他們一定會把一些政治、民生的議題、對民生較為有利的議題進行討論,迫唐英年、梁振英表態回應。我們也看到近日的表現,唐、梁二人也把一些有關普選的、廿三條等法治的問題也回答得很曖昧,若没有民主派,相信若日後只有唐、梁的辯論,這些議根本不會出現。或者給我們一些空泛、虛無縹緲的問案那就算了。但相信若有泛民的人士上場,他們一定會把這些敏感議題帶上台。 ”

在最近一次由香港大學負責的民意調查中,梁振英獲超過五成二受訪者支持,大幅拋離只獲兩成六受訪者支持的唐英年。但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表示,比較早前的調查結果,在兩名參選人分別進行一連串宣傳活動後,梁振英的民望雖然維持高企,但唐英年的支持率亦持續上升,唐、梁之間的支持率正一步步的收窄。距離特首選舉提名期還有個半月,相信建制派參選人之間的競爭將會越演越烈,未到最後一刻都難以說準誰是民意的大羸家。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