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港澳台:學者指香港激進示威文化升溫是政策失衡所致

繼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及若干名特區官員,近日出席公開活動時遇到示威者衝擊後。周三的立法會會議,首次出現集體護送官員到場的安排,警方同時在立法會外佈防,堪稱如臨大敵。輿論指激進示威文化已在香港升溫,為何有這種轉變呢?(劉雲報道)

2011.04.13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公布財政預算案後,立即引起民間反響,在親建制政黨的獻策下,決定向港人大派金錢,未料更激化民間團體的反響,既認為施政未有深思熟慮,分化港人之餘,更未有正視民間團體多年提出紓困,解決核心問題的民生議題,終引發大遊行,警方更一度拘捕逾百名青年。

距料,警方的強硬手段並未嚇阻一群社運份子,首先,行政長官曾蔭權出席公開場合時受到衝擊,並要到醫院驗傷及接受治療。隨後,衛生局局長周一嶽、運輸局局長鄭汝樺亦在出席公開活動時,遭社運份子或民間團體在台下抗議示威,甚至搶咪,斥罵施政。

但是,社運份子除對施政感不滿之餘,對一些地產企業拒聽民意亦深感不滿,在多番要求新世界集團聆聽居民意見不果下,更把行動升溫,改往集團旗下的金飾商鋪表達不滿,干擾了消費者的活動。

事件隨即引起社會熱烈討論,讉責及諒解之聲,此起彼伏。活躍於社會運動的Parkson則解釋,導致這些行為的出現,其實源於政府或相關人士的權力人士跟民權處於不對等的關係形成。

我覺得這些行為有一定程度的正當性,意指若果政府或相關的權力人士一直高高在上,或採取偏聽或選擇性的施政方式時,對公民社會的人士而言,他用盡任何方法表達都不能促進一個可以相對性權力平等一點的對話回應時,這必然造就了他們要將行動展現到一個更廣寬的公眾議題,必然地要將權力核心的人士,會用一個直接的方式向之陳述。

他指,民間團體一直就社會不同的議題,由具體的民生議題如社會保障,以致政制議題,十多年間已用盡不同渠道發表,可是,卻一直未見政府有正視回應。他且以社會保障議題為例,由於現有的綜緩安全網根本未能令所有有需要的人士受惠,故要求政府從基制上作出解決。可是,總是失望而回。

民間團體多年來已就類似的議題表達了無數次,無論是立法會內的福利事務委員會,各式申訴部的會議等充份表達了十多年。政府現時改善的成效,每年的財政預算案目睹政府的回應都是令人失望。

可惜,Parkson指即使使用了現有的機制表達意見,但仍未能改變政府偏聽的做法。他相信,背後與政府迄今仍沿用殖民地年代的思維模式。

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民間多次努力反映意見,他們不是不明白問題的癥結所在,他們只是用一個腫脹的科長架構導致他們不願意一層又一層的溝通及遊說,以致用官樣文章來作出回應,存有的問題也不見有配置的方案解決,以致民間對政府的做法感到失望。

他指,外國有不少消費者行動證明,當資本家的實際利益受到損失時,才會較容易令他們正視問題,回應民間的訴求。他謂,只要政府官員或一些財團仍然繼續現有的態度對待示威人士,這種直接干擾的行動將會繼續發生。

當然,我們亦明白在短時間內可能會給民眾帶來不便,可能都會有一些即時的情緒反應,但是,我們相信隨著這類型的行動持續下去,及保持與市民的溝通,我相信最後大部份的市民會認同我們的發展方向應該要對總體社會有利的步驟。

早在八十年代已開始參與社運,現時更直接衝著中共政權發聲的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強調,任何運動必須要得到社會的大多數支持。

香港的民主或社會運動,我們要持續地能夠發揮到作用,最重要是得到社會的大多數支持。要得到社會大多數支持,我們一定要堅持使用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原則。

他認為,近期社運份子的社會行動激化了,但是,仍是個別行動或團體而已,並不是社會行動的主流現象。他又指,他們的行動大多數仍未算是違法或不理性。

八九天安門事件發生後,支聯會曾否決發動民眾到中資銀行擠提的建議,蔡耀昌指當年組織十分重視行動會否招致無辜者受影響。他指,當年不接納令中資銀行擠提的原因,是考慮到有關行動不獨令無辜港人受影響,更會分化社會,令核心的議題轉移視線,令社會力量削弱,使運動的主題受到影響。

科技大學副科授成名分析近月間,不斷升溫的民間行動,源於政府的吃硬不吃軟的做法。

近一、两年間,由曾蔭權領導的政府在眾多例子中可看到是欺善怕惡!財政預算的大轉彎是很明顯的例子。

他指,由八九十後的青年,以致中產階級的抗議行動,其實都是希望以直接的行動或公民抗命等來挑戰政府,喚醒市民關注,迫使政府有真正的改革。可惜,民間往往未能如願以償。

我們的半民主政制環境是一種非常不穩固,製造了社會很多不穩定現象的源頭,但是,我們又看不到出路;另一方面我們的社會矛盾,政府向商界傾斜,貧富縣殊等等,亦都使部份的市民失去耐性要站出來抗爭。

他指,現時民間社會意見表達的模式,確實較以往有所改變。

市民跟政府是有互動的,他們看到政府有欺善怕惡時,就更激化為了爭取社會公義或政制開放,又或爭取個人的利益如美孚等,更激化他們把行動升溫,更用強硬性,對抗性的行動對抗,透過挑戰政府取得更大的讓步,所以,這種改變是相當明顯的。

要解決社會行動激化,澳洲Monash大學位於馬來西亞分校的人文及社會科學系講師黃進發謂,當一方長期感到被邊緣化時,難免會用比較激烈的行為,但是,他覺得用抗爭的方式並不完全是壞事,因為他們至低限度願意表達意見,較一些一聲不響,選擇離開的人還好,因為選擇離開的人可能會對社會的衝擊更大。

他認為,有衝突行動出現,背後或反映政府的認受性。

政府的民意基礎若果薄弱,舉例它不是民選的,意見被埋沒的人會更理直氣壯,會認為一旦有民主時,那你今天那會這麼大膽不理會我的意見,這種衝突其實對政府的正當性有影響的。

他認為,民主制度雖然麻煩,需要聽取不同的聲音,但是,長達而言,它有好處。

讓社會不同成員的看法展現出來,彼此可保持更深一層的和諧,表面上是衝突,但是,只要亂中有序,彼此有正面的交流,社會其實是好穩定。

他認為,社會需要有一種共識,明白有衝突是必然的現象,所以,有衝突不是壞事。重要的是,你如何把這衝突轉入正軌,通過諮詢的認識,將不同的聲音集合,讓大家清楚衝突的地方及其原因,從而找出求同存異的方法。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

評論

Anonymous
2011/05/10 21:28

本人因为在五四当晚在温哥华天空网发表了一篇名为《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的文章(该文随即被删除,真是民主国家的悲哀)后第二天早上上班的路上,横过马路人行道时,险遭一辆车牌号为粤J39793的黄色校巴以时速七八十公里的速度冲红灯撞击!幸好我及时闪避开,否则便是横尸马路的结果。世界上巧合事情多不胜数,偏偏我就遇上,还真是感谢政府,感谢人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