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香港:历史教科书中六四事件
2009.05.18
89年六月四日凌晨,北京戒严部队同坦克车开入天安门广场,军人开枪镇压和平示威,最终引致不少要求中国迈向民主自由的学生,以及在广场外阻止坦克车前进的群众,在枪林弹雨中为国家的前途而犠牲,官方表示,只有几个人死亡。事件导致当时的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亦因而被迫下台。
这一段历史,清晰不过,但在香港的中学历史科教科书,不少只有短短一二百字略略交待便算。二十年来,这一段令不少中国人难以遗忘,亦对中国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在香港的中学会考一直没有出现过,直至今年,「六四」两个字,终于出现在试题内。
今年的中学会考历史科,于问答题第十二题、有关「改革开放及对外关系」内的其中一个分题,问及「六四事件发生在哪一个时段?」、以及「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者哪一位?」两条问题各占一分。
教育专业人员协会会长兼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张文光认为,虽然题目占的分数很少,而且没有甚么讨论空间,但相对于香港对六四事件的封闭教育,总算是一个好开始。他说:你说坏也好,说现实也好,香港的教育,是受考试的主导。过去学校没有教六四,是因为考试局没有出相关题目,怕会引起社会争议,但今次有六四的试题出了,有人会说:今次出两分题目,下一年会否出十分有关六四呢?学校为了令学生懂得作答,必定会正视六四的教育,这心态未必健康,但其实都可以起到刺激作用。
教育评议会副主席何汉权亦认为,今年历史会考题目的突破,对学生认识六四,始终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他说:虽然题目严格上不是问六四,但无论如何,有显示出六四的字眼,从无到有始终是好事。或者有种种原因,出题目的人不会直接问有关六四的问题,但这次显示到学生有讨论六四的需要。
但在网上讨论区,有自称是中学生的网民指,学校对六四事件只是「轻轻带过」,讽刺香港的历史教科书,与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一样「回避事实」。亦有网民批评,今次的题目虽然提及六四事件,但却是以偏概全,认为一个政治问题不应该出现在有关经济发展的题目中。
本台尝试向立场亲中的福建中学、历史科主任许振隆查询,但一直未有回覆。
事实上,现在香港的中学生,大多数是在九十年代后出世,他们没有经历过六四事件,对六四的认识亦不高。
在中学担任历史学会会长的赵凯瑜,自中一起每年都有修读中史,今年她已经中六。赵同学表示,六年来,课本提及有关六四的篇幅,只有短短百多字,她认为,单靠课本,根本很难透彻理解到六四事件。她说:恐怕不能了,不论哪一本教科书,谈到六四更加少,课本上只是知道甚么事发生、有甚么人参与,但对于政治议题和学生运动的描述就没有。
幸运的是,赵同学就读的中学,历史科教师和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有关六四的研讨会和讲座,向同学灌输更深入的历史史料,让同学作详细讨论。
的确,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和指导,对他们认识六四非常重要。不过,有多少教师会认真跟学生讨论六四事件呢?经常与不同学校交流的何汉权,就说出了现时香港历史科教学的弊病。他说:我接触过不少学校,他们探讨六四的不多,原因是以历史角度,觉得大陆没有将史料开放,令史料不够全面,难以教学;第二是过去十多年整个教育界和学制变动很大,教师都很忙,是否有时间去组织六四材料呢?第三就是倒果原因。有人会认为因为六四镇压成功,才令到今天经济发展好,在这因果关系下,有教师会认为六四不需要再提。
何汉权本身都是历史科教师,教了二十多年。他表示,很多时要视乎教师本身愿不愿意提供这方面的讯息给学生,即使教科书只「轻轻带过」,教师也可以拨出时间在课堂和学生讨论。就以他自己为例,每年六四前都会特别搜集最新的资料,包括正反两面意见,给学生参考和讨论。
但他批评,香港政府的教育政策,促使百多间中学于初中阶段就取消历史课,令学生和教师连讨论的平台都没有了。他说:历史其实是国史教育,是国民教育的范畴,假如没有了平台探讨,学生根本无从探讨。初一至初三没有历史科,学生不会再有空间,美国要读历史,日本也要读自己的历史,只有香港,有超过一百学校废除了中史科。
在教科书上,六四所占的篇幅亦少之有少,张文光批评,出版商、政府和学校更加有责任,从课堂上增加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知。他说:历史教科书回避和淡化,学生未必能从教科书看到六四事件的全部真相,第二,学校老师未必教这一部份,即使教、未必会再找其他补充资料。虽然教育局没有鼓励教六四,但出版商有自由写多或写少,现在书商却是自我约束,能不写就不写,这他们便有责任,当然最重要是政府,没有将六四事件如五四运动一样,列入教学纲要。
何汉权就认为,不能够太过怪责出版商:出版商在商言商,过于谈及六四,不知道教育当局会否通过课本的审批,因为书本都要经过当局审核。假如不获批的话,他们会血本无归。书商过于审慎,是有存在的,但是关键都是教育当局。
对政府的指责,教育局局长孙明扬日前于立法会回应时,否认政府刻意淡化六四强调大部份中史书都有提及。他解释,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不可能每件事都列出来,但承诺日后会考虑在课程指引修订范围以反映六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