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明凱被捕因工作沒備案? 學者指康成孟案關鍵籌碼

0:00 / 0:00

加拿大前外交官員康明凱在北京被神秘扣押有新進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周三(12日)表示,康明凱現職的國際危機組織在中國無備案,涉在中國非法活動,但中方拒絕透露康明凱目前狀況。《新京報》周三晚上引述消息報道,康明凱涉及「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有內地學者認為,中方此舉是報復加拿大協助美國拘捕孟晚舟,預料康明凱將成加國政府釋放孟晚舟的關鍵籌碼。由於中加外交風波升級,有指美加政府擬向國民發出到中國旅遊的風險指引。(覃曉言 報道)

加拿大政府周二(11日)證實,出任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東北亞高級顧問的前外交官康明凱在北京被捕。據外媒報道,康明凱是在周一晚(10日)例行到訪北京時,被國安部人員帶走,有指他因撰寫一份關於朝鮮的報告,抵埗後即被中方扣押,現時狀況不明。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表示關注事件,政府會嚴肅處理及與中方保持聯絡,並向康明凱的家屬提供協助。公共安全部長古德爾則稱,目前正確認康明凱在北京被扣押的原因,會盡力維護公民的安全。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亦對事件表示關注,敦促中國停止一切形式的任意拘留。

中國外交外發言人陸慷周三(12日)出席例行記者會時表示,康明凱任職的國際危機組織在中國並無備案,涉嫌違反去年新修訂的《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但他拒絕透露康明凱目前狀況。

陸慷說:我在這兒現在沒有可以向你提供的情況,如果有這樣的事情,也請你放心,中國相關部門肯定會依法依規來處理。據了解,ICG(國際危機組織)在中國並沒有備案,那麼如果沒有備案,他的人員在中國從事活動,就已經觸犯和違反了去年剛剛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

雖然加拿大政府指今次事件,暫無明確證據顯示與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在溫哥華被捕有關,但時機巧合,在孟晚舟的保釋聆訊結案前發生,加上中方多次向加國發出「放人」警告,引起外界猜測。曾與康明凱共事的加拿大前駐華大使趙樸接受外媒訪問時稱,相信事件與孟晚舟案有關,指康明凱或會被控間諜罪。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梁雲祥向本台表示,2010年在釣魚島的中日撞船事件,與康明凱被捕一事很相似,當年中國政府抗議日本拘捕中國船員無效,拘捕了4名在華日本人,迫使日本妥協,兩國互相放人,故他相信中方拘捕康明凱,以威脅加國釋放孟晚舟,否則中加關係肯定加劇惡化。

梁雲祥說:我覺得可能有點政治原因,中國對加拿大肯定有嚴重的不滿,試著通過這個來施加壓力,所以下一步要看這個孟晚舟的事怎麼處理,如果說不會引渡到美國,只是中加之間的事情,得到一個緩點,那當然對康明凱也會適當的寬容一些,但如果說把孟晚舟引渡到美國了,那這個事兒弄到愈來愈嚴重,那中國肯定會特別恨加拿大,對康明凱可能就懲罰的嚴厲一點。

梁雲祥又透露,中方近年對境內的非政府組織嚴密監控,過去相安無事,不代表中方不知情,例如這次中方針對加國,正好有理由向康明凱出手報復加拿大。

梁雲祥說:實際上已經收緊了在這幾年,也就是說外國成立的組織、機構,我相信有相當一部分,已經在中國政府的控制範圍內知道,但是甚麼時候處理,要怎麼處理,也正好這次要處理加拿大這方面,所以就選中了加拿大這個人。我相信以前早已經有所掌控,不可能說現在正好處理就去抓他,可能抓他也得有點證據吧,也要找些理由吧。如果說認為這個組織是非法的,說這個組織進行了非法活動,那不排除判刑的可能性。

內地維權律師莫少平亦說,過去鮮有類似案例,但應只涉行政責任被罰款,以中方的舉措來看,不排除康明凱或會被指另涉其他罪名,須由加國政府查明康明凱是否被刑事羈押。

莫少平說:特別是國外來中國成立的非政府組織,不只是備案,它應該要通過核准同意才能成立,才能在中國從事一些非政府組織活動,現在原則上是行政責任,按理說加拿大的使領館應該在得到中國方面的通知,要看看通知內容,其中有包括對他羈押是採取甚麼的法律手續,如果他的羈押是刑事拘留,就可能要追究他的刑事責任。

據外媒報道,由於中加關係急轉直下,加國政府考慮上調國民到中國的風險警示;另美國國務院亦擬向到中國旅遊或公幹的公民,發出新的旅遊指引,提醒他們中國可能就加拿大因應美國要求扣留孟晚舟而作出報復。

康明凱曾任加拿大駐北京和香港的外交官,去年在國際危機組織工作,撰寫有關朝鮮及中國等東北亞國家安全議題評論,他的推特帳戶最後一篇推文,就是關於朝鮮的研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