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擬在中朝邊境派駐重兵防守

朝鮮領導人金正日突然逝世,亞洲局勢瞬間變得緊張。海外人權組織指,即使中國是朝鮮的盟友,亦在中朝接壤邊境即時增兵,並陸續派駐三萬重兵嚴防。而韓國及日本亦已提高軍事戒備,並主動與周遭各國加強聯繫。(林靜報道)

0:00 / 0:00

朝鮮官方電視台周二首次播出已故領導人金正日遺體的照片。朝中社報道,金正日的幼子金正恩;以朝鮮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身分,帶領執政勞動黨和軍隊高層向金正日的遺體致哀,而金正日的葬禮將於下周三舉行。朝鮮首都平壤繼續有民眾到金日成的銅像獻花,政府辦公室周二繼續開放,但商店就暫停營業。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周二到過朝鮮駐中國使館弔唁金正日,而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在傳媒例會上,代表中方就金正日的逝世表示哀悼,又指朝鮮在金正恩的領導下,國家會邁向更強盛,又說歡迎朝鮮領導人訪華。

他說:“中朝雙方一直保持著高層的往來。我們也歡迎朝鮮領導人在雙方方便的時候來華訪問。”

他又補充指,朝鮮已經明確表示不接受外國代表團弔唁及出席喪禮。

跟朝鮮關係良好;同樣是共產主義執政的中國,這邊廂派人向友國弔唁,但另一邊廂,卻派重兵到接壤邊境駐守。人權民運信息中心收到消息,指金正日逝世消息一傳出,解放軍即時在吉林省臨江市、琿春市等中朝邊境地區增兵二千人,中方還會繼續增兵,目標是今個月底邊境駐兵達三萬。另外,流亡海外朝鮮人所創辦的《Daily NK》 報道指,北京當局已向解放軍下達“一級備戰命令”。對於有報道指中國會封閉接壤朝鮮的邊界,中國外交部表示,無信息可以提供。

研究朝鮮政治的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黃偉國,接受本台訪問時指,中國於這個敏感時刻派重兵駐守,除了禦防朝鮮政局不穩造成大批當地難民湧入外,某程度上是要向朝鮮施壓。

他說:“我想中方是要顯示給南、北韓(朝鮮)看到,若北韓你在這政治真空時期沒有處理好權力交接,使用一些中方始料不及的方法去鞏固權力,是需要付上沉重的代價。”

有輿論認為,現今朝鮮內部政局不穩,相信無暇向外發動攻擊,短時間內亞洲各國應該不會有太大安全威脅。但黃偉國就認為,朝鮮可能為轉移國內視線,而發動軍事行動。

他說:“朝鮮炸延平島造成破壞,南韓也沒有強烈或即時的反應,朝鮮其後又在東面海域試射核彈,也沒有受到強烈的指責,這會否給予朝鮮一個錯誤的訊息,我夠惡就沒有人理會我,所以為了轉移國內的權力鬥爭,因此透過一些軍事行動來渾水摸魚是有這可能。”

而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引述吉林旅遊局一名負責朝鮮事務的官員表示,朝鮮會於周日封鎖海關停止各地遊客及經商人員出入。所有目前仍在朝鮮的大陸旅客,會於23日前離開朝鮮,暫時未知何時恢復通關。

本台曾致電吉林市的旅行社,但職員表示沒有收到相關訊息,而吉林旅遊局職員亦向本台否認有關消息。

記者:“局方是否要求在朝鮮的中國人周日要回來?”

職員:“沒有的。”

周二,韓國政府就金正日離世表示哀悼。但首爾有數十名韓國民眾舉行反朝鮮示威,形容金正日是殺人狂魔,令無數韓國人無辜喪生。

而韓國國防部表示,擔心朝鮮以網絡攻擊等形式挑釁,決定將信息戰爭的防衛級別由平日的第五級上調至第四級。韓國政府決定,同美國、中國、日本和俄羅斯 在外交方面加強合作,共同應對金正日離世後可能出現的情況。有韓國官員透露,原本進行每年例行冬季演練的朝鮮軍隊,在收到金正日死訊後,已經返回基地,所有軍事單位加強戒備。

而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就朝鮮局勢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電話會議,討論共同應對朝鮮可能發生的動亂,以及交換情報。兩人又同意,舉行美日韓三方高層對話,並會向六方會談的其他國家,包括中國同俄羅斯,尋求協助促使朝鮮局勢穩定。

來自韓國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就金正日逝世發表聲明,對朝鮮人民表示同情,重申聯合國對朝鮮提供援助的立場不會改變,聯合國會密切關注朝鮮半島局勢發展,就朝鮮情勢與亞太地區國家元首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