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22-02-17
香港藝人阮民安被正式落案起訴一項「作出具一項或多項煽動意圖的作為」罪,案件周四提堂。控方指不排除有其他控罪和被告。判官應控方要求,將案件押至4月中再訊,期間阮民安不得保釋。同日另有「47人初選案」和「賢學思政」的案件。
2022-02-17
「六四」21人通緝名單上的前學生領袖熊焱,周三(16日)現身紐約「愛國」華人社團,為「反對設立六四紀念館」的造勢活動站台。同樣在通緝名單上的頭號人物王丹,對熊焱的舉動表示「痛心疾首」。
2022-02-17
香港新一波疫情失控,國家主席習近平批示「援港」,廣東省派出首批專家團隊周四到港。特首林鄭月娥稱「現有能力做全民檢測」,與早前公開反對全民檢測的說法大相徑庭。據悉港府將於下月實施全民檢測。分析稱,中共在「中共二十大」和特首選戰前,強化對香港全面管治。
2022-02-17
香港多家傳媒報道,15人周一從香港偷渡至珠海,當中不少人是内地人士,懷疑偷渡與避疫有關。針對偷渡,廣州、珠海等地方政府積極應對,鼓勵民眾舉報、關閉部分穿越路綫。另外,近日內地在邊境加建鐵絲網,甚至在珠江口進行實彈射擊訓練。
2022-02-17
近日,中國社交平台頁面都被兩名女子佔據;一位是江蘇省徐州市豐縣的八孩女子,官方稱之為「小花梅」;另一位是在美國長大,但現在代表中國參加北京冬奧的谷愛凌。
2022-02-17
周二是中國新公民運動代表人物許志永被捕兩周年,法國和德國駐華大使館相繼發微博關切許志永案。但他們的微博遭到狂熱「愛國網友」洗版圍攻,中國人權律師指這些圍攻者為中國官方五毛和小粉紅。
2022-02-17
台灣為防中國大陸竊取高科技技術,行政院會周四通過「國安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案,增訂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經濟間諜罪,最高可判12年徒刑、並罰款新台幣1億元。
2022-02-17
美國拜登政府近日公布其上台以來首份《印太戰略報告》。報告羅列「十大印太行動計劃」,旨在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周邊的戰略環境,逼使中國通過應對新的戰略環境而發生變化。
2022-02-17
澳大利亞安全情報組織負責人伯格斯近日不點名警告來自中共的干預。但有學者指出,澳大利亞政黨在選戰中就「中共干涉」議題自相殘殺,最終反而會讓北京得益;亦有學者警告,已經成為仇恨犯罪目標的澳大利亞華人,可能受事件的影響最大。
2022-02-17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總經理安德森表示,太平洋島國的公共廣播機構正面臨來自北京的壓力,被要求播放中國政府製作的內容,因此澳大利亞公共廣播機構正申請額外撥款,以抗衡中共在印太地區的滲透。
2022-02-16
香港將仿效大陸進行新冠全民檢測。兩份親北京傳媒周三透露,這次史無前例的全民檢測,將照市民的身分證號碼劃分。文章沒說明不接受強檢的市民會有何後果。習近平「放話」要港府將穩控疫情作為首要任務。有專家批評港府「錯判形勢」。
2022-02-16
港府周三起啟動7間指定診所,讓輕症初確市民應診。亦設專屬的士車隊接載輕症新冠患者到指定診所,周五起運作。不過有的士司機憂慮或受感染並再將病毒帶給家人,因此不考慮加入專屬士車隊。有工會批評政府將的士司機「推入火坑」。
2022-02-16
近日網絡上流傳一段被指是哈佛大學燕京學社研究員黃萬盛的一個談話錄音,其中提及中共堅持「清零」防疫背後,涉及中共高官白手套和家屬斂財。雖未經當事人證實,但中國獨立記者高瑜表示擔心黃萬盛的處境。
2022-02-16
豐縣八孩被囚女事件續發酵,傳媒人和網民挖出更多疑點,其中,有網民整理公開報道發現,當地近年頻發婦女非正常死亡。各界強烈要求官方派調查組徹查當地販賣人口現象,惟官方嚴禁各機構對外談及此事。
2022-02-16
周二(15日),北京大學100位校友向中國最高當局發公開信,要求對「鎖鏈女案」展開調查,給人民一個真相,還社會一個公正。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及浙江大學的在校生,也發出相同的呼籲。公開信其後在網上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