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22-06-20
據中國國防部稱,中國在周日(19日)晚上成功進行了一次反彈道導彈試驗。CNN引述中國國防部的聲明指,這是一枚在中國境內測試的陸基中段導彈。
2022-06-20
2022年5月份,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比去年同期猛增55%,達到創紀錄的水平,取代沙特阿拉伯成為最大的供應國。莫斯科因入侵烏克蘭而受到制裁,煉油商提供折扣務求套現。
2022-06-20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提出,興建連接金門和廈門大橋緩和兩岸關係。民進黨認為是柯文哲參選總統的起手式,政見要實現有相當難度。也有綠營立委將他比作吳三桂,興建大橋最後引解放軍「入關」。柯文哲周一(20日)解釋指,興建金廈大橋目的是解決當地經濟、交通和醫療問題,而且是延伸蔡英文擔任陸委會主委時的政策。
2022-06-20
在香港反送中運動中,有示威者在2019年8月11日於香港島太古港鐵站外集結,警方一度在扶手電梯口近距離發射胡椒球彈。5名男子被控當晚在太古站出口附近非法集結,其中3男不認罪,周一(20日)在東區法院受審。當時駐機動部隊的督察供稱,他當晚在鰂魚涌站見上百名示威者在閘內,期間聽到「啪啪」聲,相信有人把鋼珠射向警察防暴盾;其後他接報前往西灣河警署,途中再次遇上該百名示威者堵路,並稱聽到「嘭」一聲,認為向警車擲物,遂下車拘捕示威者。
2022-06-19
中國國務院19日公布第六屆香港特區政府26名主要官員任命,包括:特首辦主任陳國基出任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留任,律政司司長由資深大律師林定國接任等。
2022-06-19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位政府消息人士稱,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私下認為,是2019年從武漢實驗室洩出病毒導致COVID-19疫情。
2022-06-19
美中關係緊張,外媒報導,美國官員正籌備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夏天通話,預計最快7月進行。拜登18日在美國德拉瓦州新堡(Newcastle)對記者表示,他計劃不久就要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談話。
2022-06-19
空軍19日天傍晚發布共機動態,10架解放軍機侵擾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包括:1架空警500預警機、1架轟6機、2架殲11、4架殲16、2架殲10。其中轟6機更深入台灣南方及東南空域。
2022-06-18
聯合國難民署(UNHCR)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自習近平上台以來,在海外尋求政治庇護的中國人激增;而在過去兩年的疫情期間,數字仍然持續上升。分析認為,這顯示習近平時代下,中共對公民的壓迫愈發嚴重,迫使異議人士流亡海外尋求政治庇護。而即使他們身在國外,仍有可能被中國以不同方式送回中國,使他們無法完全免於恐懼。
2022-06-18
最高法院法官王林清公開爆料敏感案卷被盜三年半後,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涉國家機密等罪名,分別判處王林清和趙發琦14年和7年半刑期,周一(20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王林清和趙發琦等人的上訴進行二審宣判,均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在整個案件中,北京方面都以涉密為由禁止律師參與庭審。
2022-06-18
屬於中國石化旗下的上海石化,化工部位於金山區的「乙二醇裝置區域」,18日清晨約4時左右發生火警,隨後傳出多次爆炸巨響。據《新華網》報道,1名第三方運輸車輛駕駛員死亡,另有傳媒指一名員工手臂擦傷。
2022-06-18
日本防衛省17日公布,海上自衛隊16到17日接連確認,中國與俄羅斯海軍多艘艦艇在日本北海道外海航行,防衛省認為中俄艦艇動向頻繁,正持續警戒監視。
2022-06-17
澳大利亞八校聯盟代表接受中共喉舌《環球時報》採訪,促該國政府更新對華政策以吸引更多的中國留學生,更將中國留學生視為澳大利亞經濟復甦的關鍵。時評人士批其目光短淺甘當中共代言人
2022-06-17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周四(16日)表示,總統拜登將發起一項全球基礎設施倡議,以對抗中國的國際擴張野心,特別是在印度-太平洋地區。據指出,這一消息定於七國集團(G7)峰會上宣布。G7國家元首將於6月26日至28日在德國舉行會議。
2022-06-17
三年前的6月16日,200萬香港人走上街頭遊行。三年過去,當日港人呼喊的「五大訴求」,至今仍未完全實現。行將卸任的特首林鄭月娥表明,自己不會向港人道歉,至於即將上任的李家超,亦被海外港人拒絕承認。海外港人認為,只有實行一人一票真普選,才能選出真正屬於香港人的特首。